四十五、匹夫可为百世师
远不止妙真与离裹儿二女。 还包括王冷然特意派来、想看欧阳戎笑话的尖脸管家。 甚至这位温暖贴心的王刺史还提前抽调了一批官兵,令其候在隔壁街的巷子里。 悉心等待着想象中,胆大包天、孤身赴会的某人被愤怒士子一言不合、群而殴之的画面,准备收拾他那狼狈落魄的场面。 再激烈点也没事,最好再来一场柳州惨案,嗯,不过流血的一方换成江州长史,这才有意思。 然而尖脸管家匆匆跑回,带来的新消息,却让期待了一上午的王冷然心中咯噔一声,不仅仅是盘算落空,他在大堂内踱步皱眉徘徊片刻。 政治嗅觉和狗一样灵敏的王冷然,有些暗道不妙起来,脸色不禁焦急起来。 往后几天。 江州士林的回响,比王冷然想象的还要大些。 让他一颗心,又是拔凉又是嫉妒。 有参会士子们的口口相传,有有心之人整理成册,也有士人友人间的书信相告。 江州长史欧阳良翰与江州州学士子们在至圣先师庙的公开对答,在浔阳城内广泛传播。 随后是整个江州士林,然后扩散到周围数州,再是江南道士林,最后又由南到北的传播…… 或许是欧阳良翰本身自带正人君子的顶流名声,稍有奇特举措就是众人话题,更何况还是踩中了眼下的第一热点。 也可能是各地州府在此次年轻士子非议中枢与造像的浪潮之中缩头太久,憋着气,于公于私的都想借助江州事例,平息抚顺境内士林的喧嚣,于是有意无意的推波助澜,助力江州长史欧阳良翰的对答言论传播…… 仅仅一月不到,此事传遍了天下士林,引起士人们热烈广泛的讨论。 相应的记录欧阳戎与江州士子们在圣庙对答的手抄稿,在南北文坛广泛传看。 有人支持,有人反对。 有数州的刺史、都督公开发言,站台欧阳良翰,不下十次的引用“好好学习、日日向上”之言。 还有一些地方官员有样学样,也效仿江州圣庙事例,在圣贤庙内与愤青士子们对答搏名…… 不一而足。 当然,也有不少士人与越子昂秉持同样态度,出声猛烈抨击欧阳良翰。 然而士林发生的这些激烈争论,却愈发将此次江州圣庙对答之事,传播的更远更久,成为了初春时节,天下舆论的风头浪尖。 一言而为天下法,匹夫可为百世师。 欧阳戎也无奈成为了此前自己嘴中的某类意见领袖。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他在圣庙临危不乱、机敏犀利的表现,也在埋头鸵鸟般的各州地方官员群体中,鹤立鸡群。 这些自然也引起了远在神都洛阳的大周朝廷,密切关注。 神都朝中,本就大部分偏向建制保守派的保离大臣们纷纷私下表态,赞扬此事。 一位德高望重、老迈寡言的紫衣相公难得开口。 “江州长史良翰,气禀刚明,才优经济,贞劲大节,茂着声猷,江南奇才焉。” 老人在某场寿宴上当众点评,一时间,此言传遍神都市井,为人津津乐道。 夜,上阳宫。 匾名“观风”的正殿,高大气派,整洁肃穆。 殿柱悬挂托盘上的十八根婴臂粗的蜡烛,将一群缓缓退下的朱衣望气士身影投射在金砖墁地上。 大殿重新空旷,只有手指轻轻敲击金镶玉扶手的回响。 大殿上首处的龙椅上,大周女皇卫昭高高端坐,冕旒下的苍苍白发梳得一丝不苟。 她曲指敲着扶手,垂眸注视手上这一份从江州千里迢迢呈上来的小册子。 “好一个舟水之辩,此子好大的胆啊……呵,日日向上吗,有点意思……” 龙袍老妇人嘴角泛起一丝微不可察的笑弧。 少顷,龙椅前有节奏的敲击声遽然止住。 她转头说: “容真。” “在。” 大殿内竟藏有宫人,一位冰冷冷少女从殿柱后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她穿着一袭与妙真一样的绯红宫装。 只不过相比远在江州的宫装妇人,宫装少女娇小玲珑不少,青葱年华,亦是一位侍奉御前的彩裳女官。 龙袍老妇人眼皮不抬的吩咐了几句。 名为容真的冷冰冰少女立马离开,连夜前往紫微宫的御书房,取回一份压箱许久的奏折,呈上御案。 旋即小透明般,退至殿柱后的黑暗中,毫无声响。 女皇卫昭拿起奏折,垂目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