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卿非卿
与朝政如何,当今清楚,太上皇也清楚,他少年登基面对的是一个危机四伏暗潮汹涌的烂摊子,那时他在祖母太皇太后和几位叔父以及太宗皇帝留下的几位顾命大臣辅佐之下励精图治,文治武功上很是有一番作为。 但随着皇权的巩固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他开始变得越来越刚愎自用、好大喜功,太皇太后和皇后先后仙去后,更是连生活习惯也从崇尚简朴转为奢华无度。 天子生来就是惟我独尊,听不得谏言,所用臣子不仅要长得顺他眼,还得会说好听话,办事能替他这个皇帝解决问题的同时还能逗他开心。 有能力有德行的臣子他也会用,但不会重用,任实事但不给实权,毕竟朝廷的事还是要有人去做的。 真做出成绩来,若逢太上皇高兴则在大朝会上点名嘉奖一番,再厚厚赏赐些金银财物;若逢太上皇不高兴,就只能得个口头表扬而已,甚至还有可能连功劳都要被人分走一半。 久而久之,真正有能力做事敢于做事的臣子们都退了隐了,朝堂上掌权的大都是些善于拍马逢迎,投机取巧之辈。 朝堂的腐化和堕落是从皇帝个人放纵私欲不加节制开始,如果不是知道继续下去,这纲纪日趋败坏的朝堂不知将把端木家的这辆皇家马车带歪到哪条沟渠里去,还没到真正暮年的太上皇又怎么舍得把皇位禅让出去? 当下朝局乱像已显,非得一个有魄力有手段有大毅力大恒心的君王下狠手整治不可,为了保持自己英明神武、宽厚仁德的明君形象,太上皇从诸位皇子中挑出了最合适的一位人选。 久握权柄,太上皇即便禅位,放权却放得不彻底,时不时就要干涉掣肘一二,新皇做得好,便跟着分享功劳与荣光,做得不好,便及时甩锅推责。 太上皇的这点算计,当今在做了三年皇帝后已经是洞察于心,但越是如此越是坚定了他要做明君的信念,不揭破,实力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权当是全了父子情分。 一个连自己父亲都不能忍的人,如何能忍天下人天下事? 再者,天家不和,父子相疑相忌相斗,不正好遂了野心家们心意,难保不会重演当年太子旧事。 都是做皇帝的人,关键大事上思维还是能同步且能保持足够清醒的,太上皇凝神注视当今,避重就轻,不谈自己过错,缓缓道,“你是想说眼下朝局不仅有人在暗中操纵,还有人打算混水摸鱼?” 当今点头,问琼真“你如何得知太子当年得到的宝藏消息是圈套,又为何确信宝藏已被人取出并送走?” 琼真打开书桌下一个暗格,从里面取出一只首饰匣子打开,里面是一条用玉片和珍珠拼接而成的抹额。 “藏宝图流传出去那么久都没消息,怎么太子刚到江南,随便走进路边一家书斋随便翻开一本书就找到了,不觉得一切太过巧合吗?” 当今若有所思,太上皇哼了一声,“你想说有人存心算计是不是?那我告诉你,太子之所以会走进那间书斋是因为他在那里看见了一个让他鬼迷心窍的女人,而那个女人不是别人,正是你娘!” 太子自刎后,太上皇痛悔不已,也疑心有人蓄意设圈套陷害太子,不止一次复盘太子发现藏宝图的事情经过,最终将嫌疑人锁定在那个太子在书斋偶遇到的女子,也就是琼真生母甄臻身上。 甚至还怀疑过她是前朝皇室后人,但数次查访求证得知甄臻出身清白,和前朝并无瓜葛,与太子相遇纯属意外。 但如果不是因为人群里太子多看了她一眼,就不会走进那间书斋,不走进那间书斋,就不会发现藏宝图,不发现藏宝图就不会父子相疑以至天人永隔。 找不到幕后主使之人,太上皇只能将满腔恨意投注在甄臻这个无辜之人的身上。 琼真呵了太上皇一脸,“无能者的迁怒罢了!您既然查到我爹走进书斋是为了在那里偶遇我娘,怎么就不查查当日陪着我爹的随从人员都有哪些?怎么哪里都不去,偏巧就去了我娘在的那条街;怎么不查查本该在甄家本家做客的我娘,怎么偏偏在那个时候出了门还和太子走了同一条路线,进了同一间书斋?” 太上皇愤然扭头,琼真继续疯狂输出,冷笑,“怎么,您答不上来了,是理亏了吧,您不说我替您说。您查了,刚刚我问的几个问题答案都指向甄家对不对?我就奇怪了,甄家几个女人到底给您喝了什么迷魂汤,怎么一关系到他家,您就跟过昏了头失了智一样,线索明明白白放在您眼前都能视而不见?” 当今捧杯微笑,偷偷对琼真竖起大拇指:好侄女,多谢你说出了四叔一直想说不敢说的话,会说你就多说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