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在后厨忙得热火朝天的江霞萍,无比庆幸自己听了柳沄沄的话,今天在厂里做完午饭就请了假来这里帮忙。 这才短短的一个多小时,就已经和她在厂里忙活一个月的收益差不了多少了。 这也更加坚定了她过段时间一定要辞职,出来单干的决心。这几天项海不怎么跑长途了,过了年还没怎么出过院门,放在以前,她一定发愁生计。但现在看来,倒也并非坏事。 有他在,不仅能帮着照看孩子,还能站在外面煮元宵,帮她打打掩护。 和她过了这么多年,项海煮饺子和元宵的手艺也学得差不多了。她只需要在后面这个小房子里,把柳沄沄提前和她说过的馅料调好,再教她和沈穗莱一起包好,剩下的就靠纪禄源传到前面的小厨房,和项海一起煮熟了。 这间房子,是前不久柳沄沄特意找人租下的。房子常年空着,没什么人来往,但地理位置很好,就在学校对面的一条街上。 前面的那间屋子除了一个小厨房,刚好可以容纳一些食客,后面的这一间也足够她们三个包元宵用了。 起初听到这个想法的时候,江霞萍还有些迟疑,她从来没在厂外做过这种小生意,虽然早有这份心,却总是害怕自己做不成。 但当听到柳沄沄给她提议的各种新奇的馅料时,她就知道今天这生意一定能做得红火。 现如今市面上不管哪里贩卖的元宵,大多都是白皮儿黑芝麻馅儿的,看上去大相径同。 柳沄沄却别出心裁,不仅和她们一起调出来豆沙、花生等馅料,还试着把一部分元宵做成缩小版,并配上了醪糟做汤底。 外皮也是花了心思的,和面时加入了一些水果汁,把单调的白色变成了五颜六色。 色香味俱全,还极具特色,又恰恰好赶上了学校那位主厨不在,没用多久,他们准备的这些原料就全被一扫而空了。 学校本来是想制止的,但一想到自己食堂的师傅不在,学生们又都嚷着不想留下遗憾,所以对这事儿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大颗一碗卖三毛,小颗一碗卖两毛。 到了深夜,几人回到后院儿点着蜡烛算了算,一晚上,零零散散总共卖出去一百元多块。 刨去原料和租房的费用,一人平均分到二十多,近三十元。 “我们两口子拿一份钱就可以了,你们上学又没有工资,理所应当该多分一点儿的。” “没错,你们还跑去租房子,来来回回太辛苦了,我俩也没帮到什么忙,尤其是我,就负责煮了一下元宵,洗了几个碗而已。” 江霞萍夫妻俩都是实在人,一晚上就能赚到小一个月的工钱,对他们而言简直是不可思议。 如果两人各拿一份,那心里可是过意不去。说罢,把钱又推让到桌上。 “那怎么能行?没有萍姐你的手艺,今天咱们这事儿根本干不成。我们也就是想想法子,主要还是依仗着你调馅儿和面的水平。” 这是他们五个人第一次在一起做买卖,柳沄沄知道这种事必须第一次就得办公平,所以把钱又塞回到江霞萍手中。 沈穗莱也跟着附和:“萍姐,你就拿着吧,咱以后一起做买卖的机会会更多,如果真按照沄沄所说,我们家的店到年底就能开业,那等明年这会儿,咱们在一起分的钱,都不知是现在的多少倍了!” 有了她们两人的劝阻,江霞萍也不想再客气,索性把钱接过来,笑着许诺道:“行,有你俩这几句话,这个钱我就先收下了,等以后你们家饭店开了,我一定去好好干。” 仅有这一夜的赚钱机会,并不像过眼烟云,让他们只能高兴一阵儿,反倒成了一个长久的盼头。五个人都盼着到年底,能够正儿八经做大买卖。 但在此之前,院子里又不安宁了。 开了春儿的一个周日,柳沄沄准备了一些带给父母的东西,到了九点来钟,就准备出门儿往家赶。 还没走出后院儿,却听到耳熟的声音。 “大哥,这房子你想回去住,收回就是了,没必要和我说。反正现在我们一家人都不住在这里,不过我那个小孙女儿倒是住在里面,你有什么事儿啊,就去跟她商量。那房本儿不也在你那儿吗?我当初啊,把那份字据给她了,以后就和我无关了!” 她爷爷带着几分得意的介绍由远及近,很快,走到他们院门前拍了拍木门,声调又往上扬了扬:“沄沄啊,你大爷爷来了,快把门儿打开。” 同样听到外面声响的江霞萍和沈穗莱有些错愕,她们怎么从没听柳沄沄说起过,这房子,难道还有一半是别人家的? 当事人却淡然一笑,清了清嗓子,准备开始这场谈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