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亲养
但这个闺女又有点不一样,懂得多、有耐心,还特别黏她,徐王氏鬼使神差的问了一句:“是不是山神,或是你爹教你这么孝顺的?”
“啊?”徐思雨没听懂,山神?她爹?
徐思雨知道徐王氏常说她是山神赐下的福女,是徐老爹留给她的念想,徐王氏是做了什么梦吗?
毕竟人鬼神说,这里的人总是迷信的。
徐思雨把徐王氏抱着,“都是娘教的,娘对我好,我对娘就该更好一点。这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这闺女太好了,好得她舍不得是她不是,让她离开。
徐王氏抬起颤微微的手,把小闺女的脸摸了一遍又一遍,开始接受她是积了大德后的福报,是神赐给她的女儿。
……
徐王氏出了事,徐思雨忙着照顾,林忆青特别理解,这月都没追着徐思雨要货。
大半月过去了,老太太能站起来了。
大夫看徐王氏的状况,建议徐思雨把人带回家去养着。
毕竟在医馆治疗,一天三钱银子花费着,对一农家绝对是负担。
老太太的情况,针可以停了,每日服药,加上按摩,身体大约就是这样子了。
徐思雨多住了两天,学习了所有的按摩手法,这才回了新山村。
徐王氏的瘫病,村里的人都听说了,没来得及惋惜或是幸灾乐祸,又听说徐思雨把老太太接去县城里治病,一时间羡慕嫉妒恨的都有。
不过还都是感叹着老太太没有白疼这个小闺女,养女儿不是那么不好了,一时村里其他女娃子的生活好过了不少。
徐王氏病得突然,没通知徐思浓就去县里了。
这一听说小妹带着老娘回来了,徐思浓和杨李氏都赶来看望。
看着徐王氏行动不便的样子,徐思浓心里也不舒服。
徐家分家,她一个外嫁女说不上话,不管大哥、二弟、三弟,谁对谁错,她见着谁都想骂。
可她再发火也无济于事,毕竟家都分了,说再多也没有用。
家一分,徐王氏就病了。
虽说大家说是陶家人惹的,但是谁又不承认是被儿孙气的。
她是别人家的媳妇儿了,照顾不了亲娘,可家里的嫂子、弟媳,一个个的,也照顾不了,最后还是小妹徐思雨顶上了。
“小妹,辛苦你了。”徐思浓眼泪汪汪的看着徐思雨,心里也知道以她妹的脾气,肯定是家里没人靠得住,才不得不挑了大梁。
徐思雨看着徐思浓笑着道:“大姐,哭什么。娘的病都好了,看着你哭,还会以为杨家又欺负你了。你可别哭了,娘不能着急。”
徐思浓听劝,把眼泪擦干净了,才进屋见徐王氏。
回家的第一顿饭,徐家老宅又是清水粥加窝窝头,只有徐王氏和徐思雨的碗里是打了蛋花的白粥。
“大哥,柜子的米面吃完了?”
“没。你带娘去县里治病,老三说花费肯定不少。家里能省就省点。”
徐怀山不知道徐怀泽说的不少是多少,但是县里大夫来的第一日就收了二两诊费。
老天爷,要不是徐思雨不让徐成梓退学,徐怀山真想把小儿子也拉到地里干活,多种点粮食出来。
治病是花了小十两,但徐思雨通过拼夕夕赚的钱够得很,还用不着徐家吃稀的来节约这一点点。
“大哥,家里有钱。这几天我会把香满楼的糕点赶出来,卖的钱,我多买一些米面回来。你和成杞干活辛苦,还有成梓要冲童生试,以后,家里的鸡产的鸡蛋都吃了,不要存着换钱。还有,大姐送回来的肉,别存着。日头大了,存着容易坏了,还不如吃了,大伙儿都补补力气。”
徐怀山听着徐思雨说她出钱买粮食,想着他这个做大哥的无用,闷闷的,应下了。
徐念月这时插话:“小姑,我能帮着做糕点。”
“不用。”徐思雨必须拒绝。“林公子安排了帮手,我会出门两天。你这两天跟在我身边,学习给娘的按摩手法。我不在的时候,你得照顾好我娘。”
虽然没有被允许学做糕点,但给徐念月安排照顾徐王氏,有指定的事儿做,她还是很高兴的。
有徐思雨的开口,第二日的早饭,徐家就都吃的鸡蛋面条。
鸡蛋用油煎过,冲出雪白的汤,再下手擀出来的白面条,起锅后滴两滴香油,撒一把野葱花,那香味飘老远了。
一大盆面,七个人都吃得饱饱的。
徐王氏自己端着碗,慢慢吃了两碗,看着家里稳当,心情舒展不少。
徐怀山要把粮食柜子的钥匙还给徐王氏,徐王氏摆摆手,让他拿去。
这家里,大儿子虽然本事不大,但也有他自己的活法,徐王氏要试着相信儿孙自有儿孙福了。
还好,她小闺女把银钱还攥着的,这家也不是管不了。
徐思雨在镇上的宅子里关了两天,第三天就通知于掌柜让人取货。
因为倒卖的种类多了,徐思雨买了一个本子,用英语和阿拉伯数字做她自己的账本。
不计不知道,一计吓一跳。
光是枣泥核桃开运酥,她都赚了一百四十多两银子了。
除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