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投唐一念起,刹那天地宽
之后,吐谷浑便成了大唐的藩属国。
现在大唐正在准备和薛延陀开战,吐谷浑自然也要受到征召。
慕容伏顺当然不会拒绝,他立刻派出二千精骑,前往朔州,准备参与一下大唐与薛延陀的作战。
正如前文所说,唐协军对于战争的热衷,已经达到了狂热的地步。
因为大唐总是在打胜仗,打胜仗就有缴获,而且唐军从来不吝啬,缴获的东西从来没说昧下不分给他们,这就导致团结在天可汗旗帜下的唐协军总是嗷嗷叫地冲在最前方。
这样一来的后果就是……胡人在前面先冲锋一波,等到打差不多了,唐军再前收谷子。
接到大唐的召唤军报之后,几乎没有任何迟疑,各部都派出了最精锐的部队赶往大唐。
不管大唐想要打谁,他们都要去帮帮场子!
一时之间,回纥、契丹、靺鞨、乌罗护、阿跌、敕勒九姓等部纷纷接待了大唐的来使。
对于天朝国的征召,没有人会拒绝,都想着趁这个机会发一笔财。
诶,老乡,借伱牛羊一用。
来的时候,唐使只是几人。
回去的时候,有的带了一千余人,有的则带了近万人。
这样加起来,也是不小的数目。
十一月十三日,李世民正式到达朔州。
李象也是第一次出长安,对此感到新鲜的很。
薛仁贵护卫在李象左右,李景仁给小薛同学安排了一套亮闪闪的银盔银甲,看起来特别的烧包。
甚至烧包到李世民都注意到了这个白袍小将的存在,几次掀开车帘子,忍不住去瞅两眼。
倒不是说看他长得帅,只是因为薛仁贵的武器比较特殊,他用的是这年头一般不会有人用的画戟。
画戟这个东西,一般都是用来做仪仗用的,而各种演义当中也为了凸显武将实力,让他们纷纷弃槊用戟。
但薛仁贵不是,他用戟是记载在旧唐书当中的,“著白衣,握戟,腰鞬张弓,大呼先入,所向无前,贼尽披靡却走”。
当然也不仅是因为武器,李世民同时也总觉得这位白袍小将特别有当年罗士信的风采。
第一眼,嘶……烧包。第二眼,嗯?怎么用戟?第三眼,豁,竟能如此相像?大概就是这么个心路历程。
要不是念在这是李象的护卫,他早就开口试探一下这小将的实力了。
李象倒也没打算现在就把薛仁贵推荐给老李,怎么着也得等到打高句丽的时候,再让老李见识见识小薛的神勇。
进入朔州的当天下午,便迎回了从薛延陀归来的崔敦礼。
本来崔敦礼是要回长安的,毕竟这年头一没手机二没电报,无法实时通讯。但路的时候看到了拦截使者的唐军,和他说圣驾已经离开长安,现在正率军在朔州驻扎。
崔敦礼当然不敢怠慢,立刻来到了朔州。
来到圣驾所在后,崔敦礼不敢怠慢,立刻请见。
等他进入屋内后,还未等他见礼,便被李世民止住。
老李开口道:“安一路远行,不必多礼。”
“谢圣人。”崔敦礼叉手道。
“说说吧,夷男是什么意思?”老李表现得很随意,毕竟崔敦礼虽说是出身于博陵崔氏,可也算是跟着他的老人了。
“回圣人,夷男拒不交出契苾何力,并且声称大唐这是无礼的要求,他并不惧怕和大唐战一场。”崔敦礼小心地回答道。
“真是好胆啊。”李世民倒也没生气,反而还笑了:“去年刚被懋功打得狼奔豕突,今年又觉得自己行了?”
见崔敦礼神色迟疑,李世民便道:“安,有话直说便是。”
“是。”崔敦礼这才说道:“依臣观之,这夷男拒不交出契苾何力,并非出自他的本意。”
“哦?”李世民挑挑眉,还有这种情况?
崔敦礼组织一番语言后说道:“臣在薛延陀部观察过,夷男在薛延陀部中,颇类前隋炀帝,性情刚直暴戾,他的部下往往因为一点小过错便被责罚,甚至于丢掉性命。而且他的两个儿子拔灼和突利失已经到了水火不不相容的地步,都在跃跃欲试,想要争夺汗位。”
“所以他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硬着头皮也要和大唐作对,对吧?”李世民似有所悟地说道:“即便这是在饮鸩止渴,他也不想失去威信,被人指责对大唐过分软弱?”
“圣人英明,臣正是这个意思。”崔敦礼立刻说道。
李象意外地看了一眼崔敦礼,这老小子还他娘的真是个人才。
自己是凭借先知先觉才知道的这些,而崔敦礼去了一趟薛延陀,就观察出了这么多,其能力不可谓不优秀。
怪不得在史书当中着重地提了他一笔,说他有外交的才能。
李象也明白了为何将几乎所有的博陵崔氏的官僚都驱逐出了长安,却唯独留下了与崔民干同为二房的崔敦礼。
专业人才啊!
“嗯,朕知道了。”李世民笑着颔首道:“安一路辛苦,先去休息吧。”
“是,臣告退。”崔敦礼立刻退出到房间之外。
薛延陀的情况,也的确到了不容乐观的地步。
自从崔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