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向导49 她的童年。
自己都困难,如何能养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呢?于是陈莎莉被送到了孤儿院里。 尽管一出生就差点儿无缝再投一次胎,可陈莎莉仍然是个活泼的孩子。她四、五岁时就显露出美人胚子的一面,也因此无论是孤儿院里的小朋友还是孤儿院里的老师们都很喜欢跟她玩。 袁心怡那时就已经在孤儿院工作了。在她看来,陈莎莉虽然不是她生的孩子,却也跟她生的孩子没差多少。 陈莎莉七岁那年,孤儿院经历了一些人事变动。早前的院长因为年纪太大,某天摔了一跤后竟去世了。 新院长是个很少笑的五十多岁瘦男人,他新官上任三把火地改了孤儿院的不少规矩,从此孤儿院里很少能听见孩子们的笑声。 袁心怡在这样的孤儿院里也过得很压抑。就在她考虑辞职的当口,她发现新院长居然让领养人晚上来孤儿院看孩子们。 这是不合规矩的。至少是不合前任院长定下的规矩的。 孩子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晚上八点就要洗漱,九点就要熄灯。这是为了孩子们好。 如果是真心想领养-孩子,那领养人应当照顾到孩子的需求,白天再来探望孩子们。如果是忙到只有晚上才能来看孩子的成年人,那这样的成年人打从一开始就不适合领养-孩子。 但当时的袁心怡只是觉得新院长为了增加孤儿院里被领养出去的孩子,以此削减孤儿院的维持成本有点太不择手段,她没想到别的。 等袁心怡意识到事情不太对,已经是半年后了。 这半年里孤儿院被领养出去的孩子并没有显著增加,倒是孩子们的精神状况每况愈下。几乎每个孩子都充满焦虑,每个孩子都哭着说想要父母。还有孩子为了出去找可以领养他们的人,自己从孤儿院的外墙上翻了出去,结果摔断了胳膊和腿。 那些晚上才会来孤儿院看孩子的“领养人”里还出现了袁心怡在电视上见过的面孔。 那是大官,很大的官。 具体有多大袁心怡不大清楚,但既然是能站在国家要人身旁的人,那一定不会是泛泛之辈吧?袁心怡想。 袁心怡开始试图弄清楚新任院长究竟在私底下做着什么样的勾当。她已隐约有了中可怕的预感。 那种感觉就像是看见一块华丽的锦布下面有什么东西在黏糊糊地蠕动、攀爬。尽管她还没能掀开那块布,看清楚下面的东西,可那下面的东西是什么,已经呼之欲出。 果不其然的,袁心怡偷看到了一场恶心的狂欢。 孩子们变成了那场恶心盛宴上的主菜,她们的鲜血哀嚎痛哭就是那些变态最喜欢的甜品。 袁心怡差点儿当场吐出来。随后她意识到一点:她要是把这件事捅出去,她得到的就不是她预想中最糟糕的下场、被辞退。 她会被杀。 所以袁心怡在确定事实之下就已下定的、要抓住证据把这件事捅出去的决心,动摇了。 那一瞬的动摇是袁心怡这一生最大的污点,也是袁心怡这一生都不会原谅的、她永远无法抹去的过错。 “后来,进出孤儿院的大人物越来越多。” 袁心怡的眼泪就像拧开了却关不上的水龙头,不停往下流。 她不是在哭,只是单纯无法停止流泪。 “有一天,其中一个孩子暴走了……” 一般来说,特殊能力者的能力是要在进入青春期以后才会慢慢展露出来、渐渐变强的,也因此在孩子们进入青春期以前,一般人和特殊能力者的区别非常微小,微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被新任院长拿来做人情的所有孩子都在十岁以下,所以新任院长才没有想到这么小的孩子能对一群成年人造成-人身威胁吧。 然而不论女孩男孩,对于这么小的孩子来说那档子事情都只是残忍的酷刑。现实可不是虚构作品,这里没有那种“天赋异禀”的小孩。 新任院长巴结人时也不会特意调查对方的性-癖倾向。不如说如果对方有变态性-癖,他反而会更高兴,因为这等于他把对方不能诉诸于口的把柄拿在了手里。 也因此,来孤儿院里“探望”孩子们的那群人里变态者居多,各种乱七八糟的手段层出不穷。那些手段匪夷所思,恐怕寻常的成年人都承受不住,更何况这只是一群十岁以下的孩子? “活下来的只有莎莉一个……” 大概是潜意识里认出了陈莎莉是向导吧。那暴走的孩子在无意识地残杀在场所有人、包括他自己时单单放过了她。 “我给莎莉改名为莎莉,就是为了让人以为那次事件里在场的所有人都死光了!” 原本的“陈莎莉”另有其人。那一样是个孤儿,只是这个孤儿早两年就因为肺病死在了孤儿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