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听说来几天了,怎么没见到人?”难得空闲,家属院“情报小组”几名成员聚在一起。
不愧是情报小组,真有人知道点情况:“我见着了,大早晨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的,带着孩子外出,完全看不出长相,个子不算太矮。”
另外一人说:“我好像在天黑下来的时候见到过,不确定有没有认错人,差不多是夜里八点后,一个你说的捂得严严实实的女人,带着孩子,拿着手电筒回来家属院,大半夜都还戴着草帽。”
陈宝妹:“我以为压根没过来,原来是天天早出晚归,在忙活供销社的事情,真是命好,一来就能当上售货员,用手电筒也不心疼,我都不舍得经常点煤油灯。”
岛上没有通电,家家户户照明用的多是蜡烛和煤油灯。
冯恩翠不得不提醒丈夫部下的妻子:“你别到处说这种话,不出意外,顾营十二月份就能晋升成为副团,最迟明年晋升,才二十七岁的年纪,前途无量。”
顾营立过不少军功,所以晋升速度快,冯恩翠知道自己丈夫职务排在他之上,然而资质作战能力并不算非常优秀突出,还真不敢在顾营面前托大。
换个人,她都不敢非常肯定说对方今年十二月份就要晋升了。
担心害得对方丢面子被大家笑话。
丈夫给过她准数,而且只提了顾营,并没有提别人,她一想到顾营的形象,觉得人家晋升是毫无意外的。
大家互相说些消息已经够了,不要在话语中加入太多个人情绪。
千万要记得,祸从口出。
听闻顾营妻子家就在海边县城,离海岛客船停靠的码头不算多远,夫妻俩结婚差不多三年,孩子都两岁多了,没见她来岛上探亲。
都是顾营自己算着时间休假,往家里赶。
供销社开起来之前,岛上客船一个月开一趟,军人假期不固定,他们遇到任务会失去假期,自然也会错过客船,错过只能等下个月,或者部队派遣船只离岛,他们可以坐个顺风船回家陪伴家人。
现在有供销社的专属货船,可以载客,而且还是一周一趟,对住在岛上的人来说方便不少。
“过来都不打声招呼。”陈宝妹仍是不太爽快。
冯恩翠心里暗自摇头,知道陈宝妹的思想根本扭不过来:“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你想想顾营跟你打招呼,你是个什么感受。”
不等陈宝妹回答,另外几个家属纷纷摇头:“躲都来不及,这么些年了,没遇过活菩萨,见着顾营,倒是感觉见着活阎王了。”
“小声点,怎么说话的,就是瞧着有点冷有点凶。”
“不是瞧着啊,我听我男人说过他的事情,他对部下狠,对自己也狠,瞧着怪吓人的。”
说到这里,大家只希望顾营家属不是凶神恶煞了。
这座海岛开荒没多少年,岛民不是原住民,都是跟随部队过来的。
岛民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基础建设,岛上房屋、道路、堤坝等等建造工作要交给岛民。
军人们在和平时期也会加入基础建设工作当中,然而总有鼠辈觊觎我国领土,时不时侵扰我国边境,所以誓死捍卫领土完整的的军人们仍以保家卫国为首要任务,基础建设交给跟随过来的岛民。
最开始几年,岛民以及军人家属想要离岛,是件很困难的事情,生活用品都由部队提供,后来有了每个月开一趟的客船,生活稍微便利一些了,然而部队也不再管他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岛上要开供销社的消息传开,她们这些家属刚得到消息就被告知消息属实了。
往后家属生活用品不再由部队提供,各种票还是会发,但是她们要自己到供销社买。
供销社离家属院三公里距离,不算特别远,只是大家想到售货员,心里不得劲。
之前就有家属去打听售货员是谁。
部分家属自然是有想法的,谁不知道现在售货员工作多吃香,都想当售货员。
开始时候,家属院的妇女队长没说是谁,最近说了,是李芝和两个岛民的孩子。
在供销社出现之前,谁都不认识李芝,因为顾营保密工作做得很好,只有极少数嘴巴严实的人知道他的妻子名叫李芝,这少数还都是他的上级。
两个岛民的孩子,她们一打听就知道是哪两家孩子了。
他们父亲是岛民里声望极高的生产队队长,很受岛民尊重,当初大家伙跟随部队到岛上开荒,也是由这两位来说动大家伙的。
选他们两位的孩子,算是一碗水端平了。
两个孩子,一男一女,年纪都不超过二十岁,就差明晃晃写着关系户三个字了。
海岛供销社没别的常驻领导,两个小关系户又做不了主,李芝不就相当于他们的头头,能随意指挥他们了?
一部分惦记售货员工作的人,对两个小关系户没怨气,对李芝这个大关系户有怨气。
如果换个人当售货员,换个和部队没关系的人,她们也不会有太大意见了。
还以为顾营这样的人不会容许家人走后门。
真是看走眼了。
...
被家属们议论的中心人物李芝,正教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