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衿(番外二)
番外二——子衿
三月三,上巳节
自汉以来,上巳节就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节日。《荆楚岁时记》“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这便是流觞曲水的由来。众人坐于环曲的水边,把盛着酒的觞置于流水之上,任其顺流漂下,停在谁面前,谁就要将杯中酒一饮而下,并赋诗一首,否则罚酒三杯。
自王羲之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写下《兰亭集序》后,这流觞曲水便成了文人雅事。
恰好尼山书院的后山有溪,谢道韫便引了这活水到庭院,弯弯绕绕的曲水,令弟子正坐于席上,趁着这上巳节,也来做一次这流觞曲水。
此等风雅之事,院中弟子自然人人都想参加,唯独二人却兴致缺缺,那便是小江与祝英台。
于小江而言,虽然他聪慧过人,平日的课业自是从容应对,唯独这吟诗作赋,既需要极高的天赋,也要从小启蒙。而他自然不像别的学子那般,从小熟读诗书,韵律辞藻,样样精通。因此谢道韫一说这活动,他便想趁着此日无课,下山去看看。
至于祝英台,倒是不惧怕作诗,只是她毕竟是女子,怕万一答不出来,众目睽睽之下饮酒,只怕失态。因此她与小江相约,三月初三那日去山下游玩。
既然来到了晋代,总要看看这里的风俗人情,才不枉死前走这一遭。
因此小江便答应了祝英台的邀约。小江想到马文才素日里对祝英台的态度,便隐下了此事。
等到马文才知道小江与祝英台二人下山游玩的时候,是在他夺得流觞曲水席头名之后,梁山伯诚意恭喜的时候。梁山伯自是不知这三人之间的弯弯绕绕,只是见马文才提起,便说了这实情。
“江公子和祝贤弟二人一同下山去游玩去了。”
祝英台,又是这个祝英台,阴魂不散……
莫非他是有断袖之癖,有了一个梁山伯还不够,又来招惹小江?
马文才想到此处,差点控制不住手劲,将刚得来的字帖抓破。
此次流觞曲水,谢道韫拿出的乃是卫夫人的字帖。马文才见小江虽然对于尼山书院的课业一直游刃有余,但是那手字却有点差强人意,一直想给他找幅合适的字帖。
卫夫人的字,清静闲雅,行止自如,十分适合小江,因此马文才也是见到了这字帖,才执意要在这流觞曲水中夺得头名。
马文才尚不知道自己为何对小江这般另眼相看,他只是心中隐约觉得,既然是他捡到了小江,那么小江的事,他便都可以管上一管。
小江和祝英台一直到日落时分才回到山上,而更让众人诧异的是,小江的怀中还抱着一个幼儿,一个看起来不过三四岁的小女娃。小女娃粉雕玉琢,看得人甚是喜欢。
只是见小江怀抱幼女,又见这幼女十分亲近小江,众人心中不免有了疑惑,这孩子,莫不是……
“好你个小江,想不到你看起来道貌岸然,却连私生女都有了。此等品德败坏之人,有何颜面留在尼山书院?”率先发难的就是王蓝田。
自从马文才的那一箭之后,他心中就对马文才怨恨难消。偏偏马文才他惹不起,而马文才的这个随从小江,平日里装的一本正经,竟也让他找不到一丝一毫的机会,眼下有了这样的机会,他怎么会放过?
“你嘴巴放干净一点!”谁知道反驳王蓝田的,并不是小江,而是一旁的祝英台。
只见祝英台一脸怒意地看着王蓝田,怒喝道,“这是山下一走丢的孩童,我们在山下等不到她的父母,眼看天色已晚,这才先回到山上。王蓝田,你可真是心里一根针眼穿不过,两寸鸡肠堵九分,令人不耻。”
一口气骂完王蓝田,祝英台又转头看向马文才,见马文才还愣在一旁,连忙开口道:“这孩子十分乖巧,不过若是马文才你觉得不便的话,那就让我带走照看几日吧。我们已经在山下衙门交代过了,想来明后日,便能找到孩子的父母。”
祝英台心道,毕竟小江和马文才同住一屋,而小江还是马文才的随从,突然之间多带了一个孩子回来,只怕马文才心中会有不悦。
谁知马文才像是没有听到祝英台的话,只是直直地看着小江,过了好一会,才开口问道:“这真的不是你的孩子?”
小江没有想到马文才居然在意这件事情,有些疑惑地摇了摇头,“自然不是,我孑然一身,自是不会有后人。”
小江一直都知道,像他这样的人,不会有后人,也无需人祭拜。
生于江湖,死于江湖是他原本的归宿,现在能在晋代偷得浮生半日闲,已是大幸,更何况,在晋代,他还认识了马文才,这个看起来与传说大相径庭的人。
虽然马文才的关心十分别扭,但是小江向来观察入微,自然能感受到。
临死之前,有人陪伴,亦有人关怀,对于小江来说,这便足够了。
马文才听到小江这话,这才回过神来,想起刚才祝英台的话,开口道:“不必了,我自会照顾这个女娃,不劳祝公子操心。”
再让祝英台照顾这个女娃,只怕小江要日日去看祝英台了,还不如自己来照顾呢。
刚才看到小江回来,马文才本想跨步上前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