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还是百灵更稳重些 :“ 姑娘还是赶紧收拾 , 上了船有的是功夫问 。“
一行人着急忙慌的把细软收拾好 , 又留下几个丫头婆子看管大件物品 , 很快就坐上船往别苑去 。
罗姨娘脸色十分难看 , 永秀小心翼翼问 : “ 怎么这么突然 , 爹连姨娘也没说 2“
罗姨娘口中发苦 , 哪还有心情搭理女儿 , 只不断在心里思索 , 怎么才能把这一局给扳过来 ?
容朝华必是趁着殷氏发病 , 老爷难受劲儿最大的时候求他点头过继的 。
她筹谋这事多久了 ? 两天 , 两天就办了这样的大事 !
永秀见姨娘不理会她 , 咬咬唠 , 扭头看向船外 。
日头渐落 , 满湖余晖 。
她想到那个经盒 , 好不容易描满了 , 也不知有没有送出去的一天 。
船舫到别苑渡头时 , 天刚黑下来 , 渡口守着的婆子早早看见来船挂着容家的灯笼 , 赶紧点起渡口的石灯照明 。
罗姨娘刚下船就问来接船的婆子 : “ 老爷这会儿人在何处 ?“
容寅离开和心园就去了见山楼 。
真娘吃了药 , 一日有大半日都在睡 , 他让唐妈妈把真娘掉的头发收拢起来 , 用帕子包了给他 。
他坐在桌前 , 铺开软毡垫子一根一根收拾好 , 再用发带紧紧扎牢 , 卷起来收在旧时真娘给他绣的鸵鸯荷包里 。
鸭鸯身上的彩线已经有些起毛 , 绿底的荷包也微微褪色 , 但容寅一刻也没离过身 。
真娘手慢 , 好不容易才能做出一只荷包 。
如今他也时常能收到妻子绣的荷包 , 但那些都跟这个不同的 。 新的他看一眼都觉得锥心 , 仔细收在盒中 , 这个旧的装着真娘的落发 , 放在手边 , 时时摩挚 。
常福在楼下禀报 : “ 考爷 , 姨娘来了 。“
这处见山楼 , 除了他和朝朝 , 连永秀也不许来 。
容寅皱眉收起荷包 :“ 叫她在外头等着 。“
天一普 , 园中花树盛放 , 从见山楼窗户看出去 , 几树红花白花云霞似的半掩住了真娘的窗 。
容寅又看了眼花树后的那一团灯火 , 这才下楼去 。
“ 不是报信说永秀并无大碍 , 怎么回来了 ?“
罗姨娘满眼心疼望着容寅的额角 : “ 永秀受了惊 , 虽没大事但她日日缩在房中连门都不敢迈 , 我想不如就回来罢了 , 也别再折腾孩子 , 还跟周夫人朱姨娘她们都打过招呼 。
她说到此处 , 语气中略略带了些埋怨 :“ 得亏得我回来了 , 我才刚下船就听说老爷受了伤 7“
伸手想去碰一碰容寅的伤处 , 指尖还没碰到 , 容寅便退后了半步 :“ 没什么大
罗姨娘那手并没有缩回去 , 依旧仰头望着容寅的伤处 : “ 老爷抹过药了没有 , 赶紧到火灯处我看一看 , 请大夫了没有 ?7“
一句也不提过继的事 。
容寅本来还想她怎么突然回来 , 听她句句都是关切 , 刚要宽慕她两句 , 忽地道 :
“ 朝朝的脚扭了 , 你知不知道 ?“
只问他的脸 , 却一句也没问朝朝的脚 。
罗姨娘心头一凛 , 但她立时接口 , 语调还高起来 :“ 刚知道的 , 要是不赶回来 ,
我是什么也不知道了 1 “
“ 考爷你伤了脸也不请大夫 , 朝朝她伤了脚也没请大夫 ! 你们父女俩倒叫人操心 1 “
张全有家的没报东院请大夫 , 那就是没请过 , 手底下人这点事要是还办不好 , 她早就不会留用 。
果然容寅一听她这句 , 脸色大急 :“ 朝朝她没请大夫 ? 她说请过了呀 “
罗姨娘作状叹息 :“ 你们男人的心能细到哪儿去 ? 她说请过就请过 ? 请的哪个大夫 , 大夫怎么说的 ? 药方开了什么 ? 到底是伤筋啊还是动骨呀 ?“
容寅当然一问三不知 , 他越听眉头皱得越深 , 拙步就要去东院看女儿 。
罗姨娘脸上依旧带着忧色 , 紧紧跟在容寅的身后 , 二人都已经走到云 - 墙边的月洞门上了 , 容寅突然刻住脚 。
他步子一停 , 罗姨娘就知道不好 , 她不等容寅说话 , 自己作出尴尬模样来 : “ 一时心急 , 我倒给忘了 “
说着站在月洞门这边不动 , 还欲言又止作叮嘱状说 :“ 老爷可问得细些 , 姑娘家的脚仔细着呢 , 万一伤了筋没养好 , 一到刮风下雨就会疼 。“
这会儿天已经全黑了 , 丫头婆子们在两边提着灯照路 。
容寅见灯光下的罗姨娘满面风尘 , 脸色憔悴的模样 , 想到她既为永秀提心 , 又为朝华和他忧心 , 顿了顿说道 :“ 今日 , 我带着朝朝去过老宅 。 老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