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回
前有府兵围堵,拼死相抗;后有阿娘的婢女苦苦恳求,悲悲切切。元昭出师未捷身先“死”,乖乖返回北院,吃过点心,然后规规矩矩跪着听阿娘训斥。
人儿小小的,脾性特别大,安静低头跪在那儿一声不吭。
正好,神色蔫蔫的凤氏无精打采地过来找姜氏商量退嫁妆的事,见状,顿时母性大发,急步上前:
“怎么了?怎么了这是?”
作为府里唯一的小嫡女,从小被抱走,与父母尝尽骨肉分离之痛。身为府里的夫人之一,凤氏对她是发自内心的疼爱。
“姊姊为何发这么大脾气?昭儿怎么了?”
“你问她!”姜氏忍气道,“父亲躺在卧榻上起不来,她倒好,帮不上忙就算了,竟想偷偷溜出府去!你想干嘛?想去拆了宋府大门吗?”
“哎哟,那可不行!”凤氏吓了一跳,蹲在元昭身边吓唬她,“那可是朝廷命官的府邸,别说拆了,哪怕在大门口骂两句也要进廷尉司的,到时你阿娘既要照顾你爹,还要四处找人捞你,岂不是添乱?
乖,二娘知道你和三哥感情好,想为他出气。二娘也很生气,可是一想到你爹将来还要与他们共事,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算了……”
“算了?”元昭不可思议地抬头。
姜氏亦然,略惊讶了一下,缓缓坐在高堂的阶沿。暗暗庆幸,凤氏虽固执,至少听得进俩儿子的话。
“不算能怎么着?宋祭酒被降成宋助教,那么大年纪了,府里的姑娘又遭人非议,滋味不好受。”凤氏叹道,“得饶人处且饶人,让他们永远欠你三哥一份情……”
将来,等三郎在武试中取到好成绩,有了官身,还要倚仗这些老大人的指点。
姜氏:“……”扶额不语。
凤氏真的是,三句不离朝堂。
元昭:“……”
二娘好天真啊!那些人怎会指点三哥呢?不指点他往坑里跳就不错了。阿爹曾告诫她,在这世间,连国师都靠不上,何况宋府这等参与推翻北苍的叛徒?
凡事要靠自己,人善被人欺。定远侯府一直退让,除了留给大家一个人人可欺的印象,别无益处。
见她低头不语,以为她在自省。
凤氏满意地摸摸她的小脸蛋,起身朝姜氏微微屈膝行了礼,道:
“姊姊,昭儿知道错了,你饶她一回吧。孩子还小,慢慢教,妹妹正好有事找你商量,让她先回去吧。”
“她没你想的那么乖,小小年纪脾性这么大,不罚不行。”姜氏睨了女儿一眼,道,“去,到祠堂跪着,面对祖宗悔过。你父亲一日未醒,你一日不许起来!”
“姊姊……”凤氏于心不忍。
“她皮厚,没事。”姜氏坚持。
凤氏无奈,朝贴身侍女金梅使个眼色。金梅意会,立刻退出正厅,给小郡主作些安排。比如摆个厚垫,准备茶点,找人给她望风偷个懒什么的。
“妹妹找我何事?”姜氏明知故问。
“哦,是这样,长嘉死活不肯再与那宋府扯上关系,这门亲事我看就算了吧,找个日子讨回聘礼,还嫁妆……”凤氏真是越说越不甘心,但只能和泪吞,
“可我三郎的亲事该怎么办?总不能让他一直这样……”
说着说着,凤氏又湿了眼角。
侯府诸子,唯有他每次随父亲出征。战场凶险,刀枪无眼,说句不吉利但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倘若他有个万一……岂非无后?她作母亲的,越想越心酸。
“娶亲娶贤,以咱们的门第不一定要娶门当户对的。”姜氏耐心相劝。
以侯府目前的境况,三郎将来的官一定不高。相反,登高易跌重,他升的越快越高,危险就越来越大。再娶一位高门贵女,他下次出征就未必回得来了。
这些话就不提了,反正凤氏听不进去。
“三郎的婚事,等侯爷醒来再作决断吧。眼下,我最担心侯爷的伤势。”姜氏黯然道。
提起这个,凤氏更着急,连忙辞了姜氏,匆匆进入侯爷的寝室。
……
再说元昭,神色冷峻,小嘴紧抿,生着闷气埋头往祠堂方向赶。洛雁、武溪被母亲打发回华桐院,身后只有莲裳、芝兰等婢女随行。
府里已经加强防卫,她在府里不会有危险,不必洛雁、武溪这等助纣为虐的狗腿子跟着。
她若偷溜,几名婢女就得挨一丈红。
嗤,阿娘净会吓唬人。比狠,阿娘哪斗得过她?
元昭一边吐槽,一边直接去祠堂。去祠堂和去厨房是同一条路,她默默地走着,对四周的人视而不见。四周的人却不能如此,纷纷站在路边向她恭身行礼。
微风轻拂,一缕似曾相识的药草味儿掠过她的小鼻尖,元昭不禁站定,疑惑地深深一呼吸……
咦?原本若隐若现的,凝神一闻,倒似不见了。
“郡主?”莲裳见她停下,赶紧上前两步,“可是有事吩咐?”
“没有,”元昭说着,转过脸瞅了瞅,指着站在路边的、推着一辆菜车的三名农户,“他们是谁?哪来的?”
被点名的三人吓得身子一震,连忙伏首跪地。莲裳瞅了三人一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