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听说
三十多里以外的地方,新一团驻地。
沈辞连续奔波了一个多月,累到吃不下饭。
实在是,缺油又少盐,每天差不多的青菜萝卜。而且,炊事班的厨艺,又实在不咋地。还是大锅菜,大锅饭。
就算是再不挑剔的人,如果在生病的情况下,也回难以下咽的。
这天,沈辞听说了独立团开创了新的菜谱,连忙将自己的勤务兵给派了过去。
一个多小时之后,年轻的小战士,气喘吁吁的,站在了炊事班长姜向北的跟前。
“你说什么?你是沈辞的勤务兵?”姜向北有点吃惊,那人不是很不重口腹之欲么?怎么,竟然会因为一点吃的,派人跟他要菜谱?
“是的,这是我的证件,还有团长写的条子。”小战士十分憨厚的笑着,将证件跟条子给递了过去。
姜向北接过看了看,确认了对方的身份,这才放下心底的戒备:“行,我这就让人把相关的菜谱,都写给你带回去!”
当即,就喊了一个手下过来:“你去找一下文书,跟他口述一下水捞菜的菜谱,写一份给老团长那边!”
“是!”小战士应声而去。
姜向北拉着沈辞勤务兵的手,问长问短,打探沈辞如今的情况:“老团长还好吧?工作忙么?他什么时候,会亲自过来,看看大家啊?”
“团长还好,就是太忙了,眼看又要上战场了,团长更是一刻都不敢松懈。每天都亲自带着团里的人,各种操练,还亲自进山去打野猪,想要给大家补一补身体!说是只有吃饱了,肚里有油水了,才有力气在战场上打胜仗!”
小战士有点心疼自己的团长,团长实在是太不容易了。本来嘛,团长是新上任的,一开始的时候,下面有好几个连长跟营长,根本就不服他的管教。好不容易,这才让大家心服口服了,这又要上战场了。
“唉,这也没有办法!好在,很快全国就要全部解放了!”姜向北只好这样安慰小战士,不过这也是他的心里话,他确实也是这么认为的。
毕竟,如今形势一片大好。
连禾苗对沈辞的事情,一无所知。
这天,正好是周末,又快要到端午节了。
本地人,每到这个节日,都会裹粽子,还会打糍粑,做蕉叶糍粑,慰劳一下一家老小。
三世为人,连禾苗还真的不知道如何做糍粑。
为此,她特意去请教了一下王婶子。
原来,糍粑的做法,并不算复杂。其实,还挺简单的。
取上等糯谷,最好是壳薄质软的红谷糯,经加工成白净的糯米。用清水把糯米浸透,放进木甑里蒸糯米饭,放进石臼里,用杵槌舂制而成。舂米的器具,用石头制成,打糍粑本地人可不是用手抡木杆捣,而是用脚踏,就叫做“踏臼”。
看电影电视,或者是综艺节目里,那些人挥动着木杆捣糍粑,挥汗如雨,连禾苗表示,真的没眼看。
只因为,踏臼早在很早很早以前,就已经发明了。
糍粑制作工艺精细。把上好糯米蒸熟后,用力杵打,直到糯米饭像棉团状,然后再取出糯浆做成圆团或者是别的形状,放入蒸笼蒸熟而成。
至于蕉叶糍粑,则是用蕉叶、粽叶,或者是本地一种特别的香叶,把糍粑包成长条形,用细细的绳子绑住蒸熟即可。
这种糍粑,一点也不上火,十分的美味。
连禾苗在21世纪的时候,经常买来吃。不过,在城里里买来的,肯定比不上自己做的。尤其,是用这山里的出产的稻米做的,这稻米还是用山泉水种植的。
如今这个年代,还没有大规模的工厂、煤场等污染坏境严重的企业,什么转基因的庄稼,听都没有听说过。尤其是在这山村,更是几乎没有什么污染。
说实话,如果没有战乱的话,连禾苗还是很喜欢这个时代的。21世纪的时候,就算是山里,空气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无所不在的污染,实在是太过厉害了。
连禾苗做了很多的蕉叶糍粑,又裹了很多小巧玲珑的粽子,送了一半去独立团,也给村长家,以及左邻右舍都送了一些。
在王大婶的陪伴下,她来到了炊事班。
姜向北十分感动:“禾苗啊,你来的太及时了!我也不跟你客气,老团长沈辞就要去大战了,刚好要路过独立团。听说新一团的战士们,还没有来得及吃饭就出发了!最多一个小时,就会路过独立团,我正发愁要给新一团的战友们,准备点什么吃的呢!”
“沈辞?你是说,新一团的团长,叫做沈辞?”连禾苗不禁十分的震惊,隐隐有着某种期待。
这个名字,对于她来说,是那么的难以忘怀。
沈辞,她第一世的救命恩人,可不就是叫沈辞么?
而且,也不知道为什么,她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总觉得新一团的这个沈辞,仿佛跟她有着某种宿命的联系。
“是的,老团长,也就是现在新一团的团长,就叫沈辞!哦,对了,过去他叫沈天赐。据说,是参军之后才改的名字!”
姜向北有点奇怪,她看上去有点激动,这是为什么呢?莫非,她还认识团长不成?不应该啊,她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