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景宵【捉虫】
花了。
出现在屏幕前的是一个气质很矛盾的青年,他即有着威严气势,但同时又带着温润气质。
穿着古代的华服,看着就是地位不凡的人。模样很是俊俏,贵气逼人,只是眉头紧锁,一副郁郁寡欢的样子。
确认过眼神,又是一个苦哈哈的崽子。
不等系统介绍情况,顾侨就做出了判断。
然后统子开始介绍任务世界。
青年叫顾景宵,是太燕国的太子。
那他的父亲肯定是个皇帝了,顾景宵虽然不是皇帝的第一个孩子,但是却是皇帝最宠爱的皇后生下的孩子。可惜皇后因为难产去世了,皇帝非常伤心。
所以为了补偿这个失去母亲的孩子,也为了自己死去的皇后,早早的就定了顾景宵太子之位。
从小顾景宵就是由皇帝亲自带大,知识也是亲自教授的,皇帝对这个太子还是很重视的,也很宠爱。
而顾景宵也从来没有辜负过皇帝的厚爱,极其聪颖好学。看待问题常常能举一反三,对得起他的太子之位。
一直在在夸赞中长大也没歪,对自己的父皇非常仰慕和孝顺甚至是愚孝。
本来俩父子这样一直和睦下去非常好,都可以成为历史上的皇家模范父子了。
不过凡事都有个但是。
随着两人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问题暴露出来了。
皇帝年纪大了越来越重视在后世的名声,就想开疆扩土搞一波大的留下盛世美名。
而顾景宵看到了自己国家的不足,可能无力吞下且消化打下的疆土,这样国家就会产生很大的隐患,搞不好就会分裂。
但是老皇帝不管,他被自己脚下所见之处的繁华富强迷了眼,执意要打。顾景宵不管是作为儿子还是臣子都是要劝皇帝别打。
这可就让老皇帝不高兴了,而且由于很多大臣都跟太子一样不主张发动战争,所以不约而同就跟太子走进了那么一点。也比平时更用心的夸太子怎么、怎么英明,怎么、怎么厉害。
这话搁以前可能没什么事皇帝听了可能还会高兴,但是现在入了皇帝的耳,就怎么听都觉得不对了。
合着主张打的朕就不英明啦?那么多大臣都跟在太子屁股后面是想干嘛?朕还没死呢!
老皇帝看着年轻聪慧的儿子,猜忌的种子在心中种下,迅速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回想顾景宵以前所做的种种,总觉得都是不怀好意,比如用怕他太累的借口来帮他批改奏折等很多这类事情。
奏折是他一个太子能批的吗?亏他还信了,并且同意了顾景宵的请求。老皇帝越想越觉得顾景宵是太子坐久了想升升位子。
老皇帝越想越气愤,深觉得这个儿子辜负了自己。所以后面上朝后逮着机会就批评太子,连下面地区发生灾难都要按在太子头上,说是太子德行不好惹怒了苍天。
有些臣子会为太子说话求情,但是越有人说情,皇帝就骂得越狠。最后连太子不听仁义,不尊礼仪,不忠不孝亲近小人都骂出来了。
在被敬爱的父亲这样的责骂、打压后,顾景宵迅速消瘦下来,他不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
他有想过问过父皇这个问题,却连父皇面都没见就被轰出来了。
顾景宵很费解,为什么一夜之间父皇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突然那么陌生,那么可怕?
他日思夜想的回忆是不是自己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够好惹怒了父皇?难道是怪他阻拦父皇发动战争?
顾景宵想得魔障了,身体吃不消了,一日上朝会的时候晕倒了。
皇帝非但没有马上宣太医查看,还顺势以太子身体不好,难当大任为由,撤了顾景宵的太子之位。
顾景宵醒来听说后,吐了一口血,从此一病不起。
后来战争在老皇帝的坚持下还是发生了。
故事的最后是长久的战争迅速耗尽太燕的国力,百姓民不聊生,新收的土地人民根本不好教化。
在重重矛盾的激化下,人民揭竿而起造反了。在某些大臣们的里应外合之下城门很快破开。
这时候高贵的身份已经没有任何优势了,宫人们四处逃散。而老皇帝坐在象征权利的龙椅上,沉默的等待这场战乱的赢家到来。
不是没有人想护着皇帝走,再怎么说也是个皇帝,衷心的臣子还是有的,只是皇帝自己不愿走。
就算跑出去又能怎样呢?他的国家已经没有了。那还不如让那些人护着自己的儿孙们离开,万一哪天还可以东山再起呢?
他已经没有希望了,不如就随这个他奋斗了一辈子的国家一起灭亡吧。
反贼们的头领很快来到了议事大厅。头领意外的很年轻,他厌恶的看着皇位上的老皇帝。
没有什么废话,提剑正要杀了这位残暴眼前这个的君主时,顾景宵不知道从哪里窜出来档在皇帝面前。
皇帝震惊的看着眼睛的顾景宵,这个傻孩子,不是让他尽快离开的吗?为什么又回来了?
顾景宵双唇抖动,似想说什么,但是迫不及待上涌的血液让顾景宵根本说不出来话。
至今皇帝仍然不觉得自己主张发动战争是错了,只是可能是时间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