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二零章 异乡的中秋
“不错呀!”
黄斌笑得很矜持。
严鑫转头对肖爸说:“这样的人才,要大力的培养。”
去年过年的时候他就去工厂考察过,感觉就是一个草台班子。
而且还是一个以中老年人为主的草台班子,文盲率很高。
那时候就跟肖爸说了,要多招一些年轻人,要为未来储备人才。
很显然,黄斌就是这样的人才。
农产品加工这方面,没有什么高尖技术,最重要的就是销售渠道。
能够把这个给搞好,那就是人才。
他这番发言让黄斌心里有些激动。
老板都表态要培养他了,这未来还会差吗?
他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来到农村老家,可不就是为了一个更好的未来吗?
当时就表态,以后一定会好好的干,不辜负老板的期望。
肖爸还说到了这段时间招工的情况。
现在几个新投资的工厂都需要工人,主力当然还是那些没有办法离开老家找工作的中老年人,但还是加大了招募年轻人的比例。
春天招了一百多个年轻人,这段时间又在邻近几个村招了百来个高中刚毕业的年轻人。
此外,还招聘到了十几个大学生。
本镇的有几个,其余的也是一个县的。
大多数安排在销售部门,还有几个安排在管理部门。
在严鑫看来,这还是不够的。
不过这样的架构比去年要好多了。
现在他们的企业只能算刚刚开始,未来的时间还很长,可以慢慢的一步一步的发展下去。
几家工厂加在一起,解决的工作岗位几近千人。
这里面有超过一半的岗位是给本村人的,基本上村里愿意进厂工作的,又有那个能力进厂工作的,都找到了合适的岗位。
差不多家家户户都有进厂工作的。
有的一家甚至不止一个。
就凭这个,他在村里就收获到了很好的口碑。
其余的岗位,也是优先照顾本镇的人,特别是家庭很困难的。
按照肖爸的说法,如果这几个农产品加工厂销售渠道打开了,以后再扩张一下,就可以给本镇提供几千个就业岗位。
不敢说消灭贫困,但至少可以减少大部分的贫困家庭。
他知道严鑫在意这个,所以他也就强调了这个。
严鑫很开心,还叮嘱了他一句:
“该交医保的交医保,该交社保的交社保,这一点要记住。工资可以不开那么高,但是未来的保障一定要有。”
和谐社会不在于多有钱,而在于社会保障到不到位。
保障不到位,和谐两个字就很有困难了。
他以后可是想着回老家养老的,社会不和谐,贫富差距太大,把自己活成一个万人痛恨的资本家,那还怎么安安稳稳的养老?
肖爸向他保证:“你放心吧,我们一直都是这样做的。”
黄斌在旁边听着,感觉就有一些奇怪。
——这个比自己还年轻的老板,好像跟别的老板有一点不一样。
严鑫开车把他们接到自己家,在家里吃了一顿晚饭。
这不是周末,肖诗语没有过来,她在外地工作。
但多了这三个人,也是难得的热闹了一次。
当天晚上肖爸和黄斌没有在这里,严鑫给他们订了酒店,吃完饭后聊了一会儿天,就把他们送过去了。
不是严鑫不想留他们住,而是真的没有房间给他们住了。
三室一厅的房子,说起来挺不错的了,但也只有三个卧室。
严鑫和冯曦住在主卧,严爸和吴秀红夫妻俩住次卧,还有间卧室,是家里请的保姆住的。
——吴秀红过来之后,肖诗语周末回京城,也只是跟他们一起吃个饭,晚上还是回酒店住。
要凑合着住也能住下去,摆个折叠床睡客厅,沙发上再躺一个。
可是这也太凑合了,甚至有点羞辱人的嫌疑。
严鑫当然不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只能给他们订好酒店,送他们去酒店住。
接下来几天的时间里,也就中秋节那天晚上,把他们两个给请了过来,一起吃了一顿饭,过了一个节。
别的时候都没有会面了。
中秋节那一天,肖诗语也过来跟他们一起吃饭。
白小玲也在中秋的前一天回国了,跟着他们一起过了一个团圆的中秋节。
只是以前过中秋节是在老家,现在确实在京城。
哪怕是在这边买了房子,在他们的心目中,这依然是一个异乡。
感觉和往常大不一样。
这主要也是因为冯曦肚子大了,行动不方便,不能回老家过节。
——不是绝对的不能回,只是严鑫觉得没必要冒那个风险。
对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孕妇来说,去那么远的地方还是挺辛苦的,而且还有着一定的风险。
白小玲回来之后,没有住酒店,就睡在客厅。
她是自家人,凑合一下无所谓的。
要是以前,肯定是要跟严鑫他们住在一个房间里,但现在父母都在,哪里敢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