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大秦今天二世而亡了吗? > 李斯使楚

李斯使楚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李斯被他的秦王派去楚国,表面上是吊唁先楚王,实际他还有肩负着替秦王挖人的任务。

挖的是谁也不用说了,大家都清楚。

如今的楚都还叫郢都,但地方却是在寿春,三年前,楚考烈迁于此。

李斯一行人去楚国的速度不快,毕竟礼崩乐坏不是弃礼不用而是僭越,无论楚考烈王是用诸侯还是用天子的标准下葬,时间都充裕地很。

有人可能要说了,墨子不还提倡节葬吗?事是这样没错,可有句话叫缺啥补啥,要不是贵族们葬礼隆重奢华,墨子至于写节葬吗?

虽然楚国有墨家分支,但这并没有影响到楚王的葬礼等级,李园刚把春申君杀了,他也不敢再在先楚王的葬礼上搞事。

就这样,李斯带领着一众人马去寿春吊唁完了楚考烈王后拒绝了令尹李园的挽留,以探望老师的名义北上兰陵。

李园虽不认为自己哪里对不起荀子,政治斗争要收权这有什么错吗?而且收了权,他也没刻意为难荀卿。

反正李令尹毫不羞愧,但谨慎起见,他还是在闲谈时将荀卿被罢官的事说了出来。

李令尹演技很好,口才更好,连罢免荀子的借口都加了个为荀子的身体着想,当然,不可避免地,提到了春申君。

李斯也知道李园在装,但可惜,他没办法反驳,与此同时他也在庆幸,这边瞌睡就有人送了枕头,李园这助攻做得不错,想必这次他能完成大王交代的任务。

说实在的,李斯不怎么看得上李园,套用后世的一句话说就是,李斯觉得和李园这种人在一起是搞不好楚国的,但这也并不妨碍李斯觉得李园是个能人,政斗水平起码比嫪毐强,当然,这可能也和他的对手是春申君有关。

再考虑到李园如今在楚国的权势地位,李斯还是有些羡慕的。

权势名利,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李斯也未能免俗,如果他也像李园一样有个顶级美人的妹妹未必不会利用,但可惜,他没有,所以他只能利用自己的才能,自己给自己加码,好在,秦王亲政,也到了他表现自己的时候了。

兰陵县,

荀子在整理自己的著作,虽然后世仅存三十二篇的《荀子》但就这三十二篇,也被后世认为并非全部由荀子本人所著,杨倞于唐宪宗年间著《荀子注》时就提出大略六篇不是荀子所著。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说法是荀子本人有写过一本类似世本《春秋公子血脉谱》

郑樵在《通志·氏族略序》中言“凡言姓氏者,皆本世本、公子谱二书,二书皆本左传。”

公子谱就是荀子的《春秋公子血脉谱》,相比于由小史所著的天子诸侯卿大夫的世本,公子谱更应该说家谱,后世也认为这开创了家谱的先河。

世本这书司马迁当年著史记时是看过全貌的,宋朝的郑樵也看过,虽然那时已经不全,毕竟唐朝时在丢失《谥法》的基础上散佚更多篇目,到了南宋末年世本就全部丢失了,后人也只能从各种引用过世本的书里重新汇总,但丢失的只能寄希望于地下了。

从世本竹书纪年等书的散佚过程来看,焚书和挟书令让知识丢失的可能大大加强了,毕竟连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这种有相当实用价值的书都能几近丢失,即使到了后世印刷医书广泛传播,在时间长河里亡失的医书也不是没有。

荀子在焚书事件后绝食而死只是一种说法,即使是假的,除了借此反对李斯始皇,也能看出对于限制知识传播的忧虑。

不许民间私藏诗,书,诸子之言和他国史书,这收的不止是知识,还有思想,后世某些皇帝借修书焚书只能说是手段升级,但被科普一下,是个正常人都得在心里嘀咕几句,同理,也适用于让史官修改历史,改起居注的皇帝。

没几个后人会想着看前人打着相信后人的智慧修改后的历史,被带到沟里的感觉懂得都懂,春秋笔法是暗藏褒贬,直接改历史那就要被骂了。

从这点来看,皇帝们担心身后名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你太坏了是真的能遗臭万年加丢失大义的,就像秦桧,别人骂他时,就是他的后人也没办法反驳。

不过如果真的有人做天怒人怨的事还不怕被骂,坦坦荡荡那也是一种境界,但似乎这种人几乎没有,不是给自己写传洗白就是后人在洗,可能名声坏了确实不好赚钱。

荀子在历史上的名声倒是没有太坏,就是他这个人这本书会让□□的觉得他不够左,□□的觉得他不够右,甚至还被抬出孔庙,但综合评判三十二篇,也不会觉得他的书里糟粕多得看不下去。

总得来说,已至暮年的荀子对未来有些忧虑,吕不韦的政见在吕氏春秋里能看得差不多,但如今这个秦王政就不一样了,他会有那条路,即使是荀卿也不能全然确定。

但他确实年纪大了,除了用仅剩的时间教教弟子,修修书,就只能相信后人的智慧了。

二十多年前被秦国拒绝过一次的荀卿并没有在暮年再入秦国的打算,他的想法也没有因昔日爱徒李斯的到来而轻易改变。

李斯见到老师,没有立刻提起入秦的事,一来身边还有李园的人,二来,见面就提也太突兀,何况,要万一被拒绝了,也不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