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第九十二章 县城还是乡村?
消灭大锅里的筒骨粥, 对于拥有五个人的家庭来说,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即便年龄最小的花花,在难得的肉味粥也, 也展现出了非凡的食量。
幸好米粥清淡,容易消化,就算吃撑了, 也不会对肠胃造成糟糕的后果。
最让人心心念念的大筒骨,全家人一致决定将它放到最后。
最美味的食物放在最后面品位。
“好吧, 孩子们, ”明霞双手拿着这条完整的筒骨两端, 先递到大花面前,“我们一人一口,一起来把它干掉。”
贴着骨头的肉,被称为拆骨肉, 肉质比其他部位更细腻可口。
上辈子明霞有一家印象不错的餐馆,酱骨头是其招牌菜, 将筒骨的香味表达得淋漓尽致。明霞年轻的时候, 就超级喜欢吃酱骨头中间那一块看起来像肥肉的软筋,啃着特别过瘾,香味浓, 不腻味,口感特别好。
很可惜在这个年代,筒骨边外边最厚实的一层肉被剃干净了,留给他们啃的量实在不多。
大花张开嘴,也没看清楚娘递过来的骨头上哪儿有肉,就草草咬了一口。
后面的妹妹们也跟着她学,一人一小口, 就连一向很矜持的花花,也没拉下。
明霞转着骨头,尽量把肉多一点的部位对着她们。
每一个人咬下的肉很小一口,但她们嚼得特别香。
“娘,你也吃。”大花看到又递到自己嘴边的肉骨头,摇了摇头,往明霞的方向推了推,说道。
“对,娘也吃!”二花应着姐姐的话,坚定地说道。
明霞笑了笑,没有拒绝孩子们的惦记,轻轻在脆骨的位置咬了一口。
不多的骨头肉,五个人啃,其实每个人分到的分量很少。
肉香慢慢品,明霞也和孩子们继续聊天。
她们家并没有食不言的习惯,很多交流都是在饭桌上完成的。
以往明霞会跟她们聊一聊一些简单的基础常识,或者说一说自然界的科普知识。不过,今天,显然明霞去白山镇后发生的事情,更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明霞乐于和她们分享外面的世界。
无论是铁屋村还是白山镇,获取外界信息的渠道都很少,闭塞的环境下,明霞能打探到的消息不多。
这段时间以来,明霞能知道更远城市消息的渠道,居然是和董小文唠家常。
这种方式,说实话还挺耗神的。她要让董小文话题往家长里短的抱怨越跑越远的时候,不断将话题引导到距离白山镇最近的凤城县上。
明霞一直都有离开铁屋村的想法。
以她所受到的教育,自然倾向认为,人应该从闭塞的山村走出去,去外面见识更广阔的世界,去学习,去探索,去拥抱更多的机会。
所以,每到董小文提到凤城县的话题,明霞总是忍不住多问几句。
但是,打听的消息越多,明霞就越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想法在短时间内,是没有实现的土壤。
比如,她有过想法,尽力争取一下,在改善家庭条件之后,逐渐向白山镇迁移,并以白山镇为阶梯,向更繁荣的县城努力。
不说其他,越大的城市,必然拥有更好的教育资源,医疗资源,更成熟的城市体系。
可是,今天跟董小文聊过之后,她对自己的想法产生了怀疑。
在这个时代,城市和乡村,孰优孰劣?
现在的城市,和她熟悉的城市,是一个概念吗?
“娘,我啥时候能跟你一起去白山镇呀?”二花向往地说道。对孩子来说,未知的地方,总是充满了期待,尤其是对精力旺盛,思维活跃的二花来说。
相比毫不掩藏自己喜好的老二,大花眨动的眼睛里,有着克制的期待。
“也许可以试试看。”明霞没有一口拒绝,反而很认真地从实际出发,考虑起这个问题。更了解这两个孩子之后,明霞发现她们的体力超出她所估计的范围。“就是我们村子太远了,去镇上的路很长,一天来回,不知道你们能不能走下来。”
铁屋村是距离白山镇比较远的村落,当时先祖迁移至此,有躲避战乱的因素,所以不仅避世而居,路上还有天堑阻挡。
“真的吗?”明霞的回答让二花整个人像炸开了一样,小脸上满是激动兴奋,完全坐不住了,她拍着胸脯跟明霞保证道,“娘,我们肯定能行,村子里的狗子就跟他爹去过镇子里,他可比我差了一截。 ”
为了大姐的面子,二花还有话没说出口。那狗子的水平也就跟大花差不多,根本比不上自己。
山里孩子的运动综合水平,是很多城市孩子无法想象。刚会走路的小娃儿,就被更大的孩子牵着在外头撒欢。更残酷一点说,除了某些家庭的独苗苗,在铁屋村还没长成的孩子,是不值钱的。
大部分人看来,生养一个娃,给他一口饭,父母道义就尽了,磕磕碰碰都是小事。
也就是这些年,后头生下的孩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