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第 18 章
老妪和身边的小孙子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亩多的地,在言夙的手下,像是只有几垄地似的,前后也就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吧?
他们这边过快的速度,很快就引起相邻的几家人的注意。
——最开始他们连人都没有看到,只见到那一排排的稻谷自己就倒下了。
他们惊吓的险些就扔了手里的镰刀,而且也是惊吓过度才失了声,不然就得一声接一声的惊恐尖叫了。
升起的太阳开始展露它的威力,可他们却身子发颤,背脊冒冷汗,连想将目光从这诡异的一幕挪开都做不到。
眼睁睁看着稻谷倒伏干净,露出一道人影来。
言夙直起身子,甩了甩手上的镰刀挂着的稻草——虽说他很快就弄完了这里的稻子,但依旧掩盖不了这东西难用的事实。
不过,幸好没有弄坏人家的东西,言夙转身将镰刀放到老妪身边去。
“阿婆,接着这要怎么弄?”他看着边上一个木盆里,装了一些稻谷和碎稻草,旁边还放着木制的梳子一样的东西。
震惊的老妪磕磕巴巴的道:“拿那个,把稻谷梳、梳到木盆里。”
——其实别人家都是将稻谷在木桶里摔打,那样比她这个法子快许多,只是她的力气到底不如年轻人。
如果那样摔打稻谷,她的胳膊第二天肯定连抬都抬不起来。
这样的“梳理”虽然也会让她的胳膊与双手都酸疼的很,但还不至于连筷子都握不稳。
按照老妪说的,言夙坐到了木盆前,先抓了一把稻谷来试手。
老妪这才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大惊又大喜,激动地道:“谢,谢谢。小伙子,小伙子这些老婆子自己来就好了。”
——总不好一直麻烦人家吧?人家还是有正事儿要干的。
老妪一边拉着言殊的手,一边说道:“老婆子见识少,知道的招工也不是特别多。”
“我只听我那大孙儿说,镇上有两间铺子招工,一家杂货铺要伙计,一家酒楼要账房先生。你可去看看你能做哪个。”
不过这事儿她都听大孙儿念叨了两天了,也不能确定这俩家是不是已经找到了人手了。
想到这些,
她就更催促这好小伙子赶紧着去了。
“这出了村口,一直向东,顺着那道儿走上一个半时辰左右,就能见着城门了。”
“这路程可不算短,你这时辰过去,到了城里都午时了。”
老妪连催带推,言夙听她说需要走这么久,也不好再耽误——一个半时辰就是三小时,这路可真够远的。
在其他人的注目下,言夙跟老妪和男孩道别,按老妪指的方向快步走去。
——这次倒是没跑出残影,他还得考虑点事儿,比如他是能做伙计还是能做账房先生?这两样他好像都不会哦。
眼见着他的背影渐渐模糊,一直压制着浑身好奇的众村民,终于爆发了。
极其嘈杂的声音传出来,字字句句都围绕在言夙身上,然而这时候言夙已经想到了“解决办法”,所以飞快的跑动起来,犹如一阵风刮过了村口。
他什么都没有听到,也就不知道整个村里的人险些因为他耽误了今日的收割。
~
言夙按老妪所说,一路向东飞奔——一是怕店家已经招到了人,二也是做了后手准备,如果没有应聘上那两个职位中任何一个,他还能有时间再找找其他的。
他这一路上倒也遇上了三三两两的人,但都是闷头走着自己的路,身旁风一样刮过一个人,他们也没太在意,好几个还说终于有了些风,有些凉意了。
——便是真的目光逡巡,也只能模糊看到言夙的背影,连自己到底是不是眼花都分辨不清。所以专心走自己的路也是好事,免得还以为自己大白天见鬼,被吓出个毛病来。
言殊一直到远远能看到城门,这才放慢了速度。
朱阳镇。
城门前站着好二十几个人,男男女女,或是背着包袱,或者挎着竹篮,也有两手空空的。
总之是一个接一个的进城,谁也不敢捣乱。
言夙也乖乖巧巧的站在队伍的最后,排着队往前走,一边听边上的人说话——倒不是想听人家的**,就是想多了解一点这个世界。
二十来个人进城的速度也不慢,言夙正听着听着,就到了他。
城门前一共三个士兵,两个分立左右,手中拿着长矛守在门口,一个在城门外的一柄大油伞下坐着,身前摆着个
木箱子。
里面是浅浅一层的铜子儿。
言夙这时才发现之前听到的疑似“背景音”的叮叮当当的声音,就是这些人在往这木箱子里投铜子儿的声音。
坐着的那个人抬抬眼皮,望了望身前的人,问了几句诸如家是哪的,叫做甚名,进城干什么的话。
直等到了言夙,这人等了好一会儿也没见言夙扔铜子儿,这才正眼瞅了言夙一眼。
——大概是言夙长的好,虽说穿着不好,但他还是没第一时间发脾气。
就从这长相和细嫩的皮肤,就不像是个地里刨食的泥腿子,这要是个“体验生活”、“落难凤凰”的大少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