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蛮公主65
服。一晃就是六年,瞧着万岁似乎清减了些,不过气色好多了!”
康熙笑道:“哈,朕年轻嘛,到底比你强!你是个穷官儿,分守清江道,撤差时把别人送的马车都给卖了,记得你当日说起过山东的蒲松龄,很有才气,现在他怎么样?”
康熙年少时就没少微服出巡,那时候让魏东亭陪着四处溜达,在京城里文人雅士的聚会之地也是常客。
康熙如此好记性,施愚山心下暗暗佩服,忙又笑道:“他倒常来信的,昨日还接到他一篇文章。此人时运不济,至今尚未中举。”
“哦,是诗吗?”康熙不禁笑道:“可带着?”
施愚山怔了一下,忙从靴子里抽出一封信,双手捧过去。
康熙接过笑道:“你随身带着,必是好的了,朕带下去看。”
刚巧隔壁就坐着王夫之,康熙虽然未见过此人,但是也算是久闻其名了,走到他跟前,王夫之连忙起身施礼,康熙说道:“是王大家,朕已久仰,熊赐履评论你是学无所不窥,于《六经》皆有说明。洞庭之南,天地元气,圣贤学脉,仅此一线。”
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等书。可惜曾经一直致力于反清复明,后来敬太妃不知如何被选中入宫之后,王夫之虽然不明目张胆的反清了,但仍然不肯在朝为官,宁愿归隐船山,著书立说,而且与这个宫里的嫡亲姊妹几乎断了往来。
以至于建宁之前一直以为王氏是个没有家人的孤女,直到此次见到王夫之的履历才和王氏对上了号。
王夫之连忙说道:“蒙圣上抬爱,熊大人也因爱才之心言过其辞,王某不过是一病叟,于国于家无用,只会发些文人感慨罢了。”
其实王夫之是真跟王氏断了往来,根本不知道她在宫里到底是死了是活着。直到平三藩时,清廷唯一的女将建宁公主名扬天下,有人说起这位公主的出身,王夫之才发现竟是其妹的女儿,而敬太妃在宫里如同透明人一样的存在,如果没有建宁的扬名,王夫之或许一辈子也不知道王氏到底如何了。
康熙打算招来太子让他见见,毕竟是建宁养大的,可是发现太子不在身边,胤禵和胤祉本来假装若无其事地还在替太子遮掩,可惜皇阿玛已经发现他不见了!
胤祉忙用手指道:“皇阿玛,二哥在那边。”
康熙等人顺着他的手指看过去,康熙险些要笑出来。
靠北最角落的一个桌上,皇太子单膝半跪在椅上,用小手撕着胙肉,淋淋漓漓一个劲往一个人碗里放。原来,康熙进来,二百余人全都停了筷了,惟独这人正襟危坐,坦然进食,而且这人还有些面熟,皇阿玛带他出宫的时候太子曾经见过,所以便引来了皇太子。
康熙忙快步过去,喝止了太子:“不要恶作剧,难道谙达没教过你?”
不用明珠提醒,康熙也认出他来,此人是汤斌,早在顺治九年就重新应试清朝科举中了进士,出任陕西潼关道员,为了不扰地方百姓,他买了三头骡,主仆各坐一头,另一头驮着两副破旧被褥,一个竹书箱就那么赴任的。康熙三年时,汤斌的父亲过世,他丁忧回家守孝再未复出。
这次康熙开设博学鸿儒科,他也是主动应试的一个,所以当地官员除了派人护送他来京师之外,没做多余的事情,不像是其他被硬压来的限制人身自由,于是便与微服出行的康熙结识了。而且互相欣赏,汤斌也万万没想到这个与他谈文论史的龙公子竟然是当今皇上,而且带着的小孩就是太子。
汤斌离席侍立,含笑说道:“此乃储君爱我。君有赐,臣不敢辞。”
康熙上下打量着汤斌,说道:“最近的气色还不错,想是晕船后遗症已经好了。朕早就想问你,你在江南做官时是因为狱中跑了犯人罢官的?”
“是!”汤斌答道:“臣奉职无状,逃犯并非因收管不严,乃是臣故纵出狱。”
康熙好奇道:“此话怎讲?”
汤斌答道:“回主上,那人并无大罪,乃是因为欠了田租,被地主控告。他家中上有八旬盲母,下有襁褓中幼童,拘一人而亡三人,天理难容。臣本着皇上以慈孝治天下,以仁政致王道的训诲,斗胆放肆了!”
康熙听了不禁默然,国法与情理不合,这类案子岂止一件?但汤斌甘冒丢乌纱帽的也要行使他心中的正义,这便难能可贵了。想着,心中不由一动,假如把太子交这样人辅导,还怕教不出仁孝之君?熊赐履虽好,只是太忙,难得□□啊!
思索良久,康熙爽朗地一笑,说道:“若论这事,你也太孟浪了些,就想不出两全其美的法子了?听说你罢官的时候,城中罢市三日,百姓为你筹银相送泪洒当场。可见你是个清廉之人,国家需要你这样品德的人,可是偶尔你也要知道变通一下呀,你好自为之!”
说罢,便带了皇太子和两个阿哥,对众儒士微笑点头致意,徐步出了体仁阁。
让人将阿哥们送回上书房,康熙这才到了保和殿,让把彭学仁叫过来见面。
因为外面下着雨,之前他一直在雨中跪在乾清宫的御街前,彭学仁的身上早已湿透了,秋寒夹着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