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请你来坐镇
张占国接到沈云的电话的时候,正在陪潘佑昌参观生态园。
明亮的阳光下,满眼的鲜花争奇斗艳招蜂引蝶,赤橙黄绿青蓝紫,无色不有,无一不妖艳迷人。
清风徐徐,清香扑鼻,鸟语花香,柔婉圆润,犹如人间仙境。
“占国,你的这座生态园建的很好。”
迎着初升的旭日,漫步在花草丛中,潘佑昌的心情格外顺畅,实话实说,“这是我在黄河两岸见过的最美的地方。”
张占国脸上露出了一丝谦虚的笑容,很诚恳地说:“还要请潘老师你多多指点。”
“指点谈不上,只是顺便说说自己的看法。”
“我愿洗耳恭听。”
“那些亭台楼阁建的很有特色。”
潘佑昌停下脚步,指着不远处的那几座风格迥异的建筑物,说:“不过,最好有几处流水,那样整个园子就活了,就有了生命力。”
随即,吟诵了一句诗,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老师说的很对,画龙点睛。”
张占国拍了一下宽大的额头,颇为懊悔地说:“我怎么以前就没有发现呢?不过,这些欠缺我会慢慢补上的。”
稍微停顿了一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南墙外面的那片臭水坑已经清理完了,面积很大。这次就按照老师你刚才说的,要合理规划建设,有山还要有水。”
他的这几句恰如其分的恭维话即刻引起了潘佑昌的极大兴趣,一挥手,说:“走,去看看。”
经过宏达工程队撅屁股流黑汗将近一个礼拜的精心清理,如今野麻滩生态园南墙外的面貌焕然一新,早已不是以前那个臭气熏天污浊不堪的烂泥坑了。
站在树荫下,很认真地巡视了一遍眼前这片约有两千多平米的空地,潘佑昌显得很高兴。
心想,就像他老丈人尚世民二十年前说的,张占国这家伙果然是个有眼光有魄力干大事的人。
他记得很清楚,那时,为了婚事,尚家父女两人闹矛盾闹的很激烈。
作为在野麻滩小学朝夕相处共事多年的同事,他不可能不知道这事儿。
当尚世民试探性地征求他的意见时,潘佑昌语气淡淡地说了这样一句话。
女儿大了,婚姻事得看缘分,强扭的瓜不甜。
后来,在父亲再一再二再三的强硬坚持下,尚雪娟最终还是嫁给了张占国。
二十年之后的今天这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回头想想自己曾经说过的这句话,潘佑昌就觉得有点对不起张占国。
心里不由得感叹了一声,还是尚世民的眼光毒辣,看人看的比我准。
这时,张占国说话了。
用请教的语气问:“潘老师,你看这块空地怎么规划才好呢?”
潘佑昌不假思索地朗声说:“地皮面积大,全部建成草坪,跟园内有点重复,这是中国园林景观的大忌。依我看,不如这样。”
“哪样?”
“最好在地皮中心建一座大亭子,冬暖夏凉的那种。”
张占国点了点头,心想,你的这点想法跟我是不谋而合。
那天下午,在潘佑昌家里,师生两人促膝畅谈了四个多小时,气氛非常融洽。
在整个交谈过程中,张占国尽量尊重他的这位小学老师,不时恭维几句,惹得对方哈哈大笑,心情很畅快,谈兴更浓烈。
临分手时,他真心诚意地邀请老师有时间来生态园参观。
面对腰缠万贯而又谦恭谨慎的学生的这份热情,潘佑昌自然是答应了。
开车缓缓走出一段路程后,从后视镜见潘佑昌还站在大门口,张占国松了一口气,心想,此行的目的达到了。
这不,才有了师生两人今天上午很愉快的生态园之行。
此刻,潘佑昌的情绪有点兴奋,指手画脚,继续侃侃而谈。
“占国呀,我们不能只种花栽树,只考虑自然风景多好,还要想办法增加些文化气息。”
张占国越发的谦虚了,说:“老师说说你的具体想法。”
“亭子建成后,要隔三差五地举办一些地方文化活动,像书画大赛、夏夜黄河诗歌朗诵会,是不是?”
“对对对,除了老师你说的这些外,还要有秦腔演出活动。”
“好。”
潘佑昌拍了一把大腿,赞许道:“唱秦腔可是咱们野麻滩多少年的传统,人人都会唱几句。”
边说边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地哼唱起《辕门斩子》里的戏词。
手捶胸足踏地,恨气怎消,儿问娘进帐来为何烦恼?
张占国满脸微笑地很有兴趣地默默注视着对方的表演。
心想,我小的时候,每逢过年,野麻滩大队就积极组织行家里手,在戏台演唱秦腔,像《游西湖》《逼上梁山》什么的,观看的人很多。
那时,潘佑昌三十来岁,正当年富力强,扮演的宋军元帅杨延昭神形兼备,唱念做打,举手投足,演活了一个不徇私情奖罚分明而又通情达理的爱国军人。
尽管事情过去多少年了,但至今回想起来,仍让人心潮澎湃感慨连连。
他很真诚地说:“潘老师宝刀不老,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