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第129章
顾盼初中毕业以后, 盛夏也就从五中辞职了,准备自己开学校当校董。
顾盼刚上高中的时候, 和盛夏联系过几次,只知道她筹备学校的事情,特别的忙。后来顾盼的竞赛课程也越来越忙,联系自然就变少了。
顾盼没想到, 再次看到盛夏, 听到盛夏的声音,竟然是在电视上。
盛夏作为校董,在当地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上, 接受记者的采访。她就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 镜头将办公室全部收入其中。
盛夏的办公室并不大, 对于校董来说, 这样的办公室称得上相当小了, 里面的装潢也一点都不奢华,十分简单。办公桌的右后方, 摆着一个架子, 架子上放着很多盆绿植, 也都是很便宜常见的品种, 但是看起来青翠欲滴,十分养眼,为办公室里增添了许多人气。
左侧整整一面墙, 都是书架, 上面摆放着满满当当的书。
盛夏坐在办公桌前, 接受记者的采访,身上的打扮比她在五中当老师的时候要随意很多,但依旧是偏正式的裙子,比顾盼见过的背心热裤要显得成熟好几岁,但无疑是符合盛夏校董的身份的。
顾盼眼尖,一眼看到盛夏的办公桌上的一个小摆件,是当初自己送的,唇角微微翘起。
记者采访道,“您之前在公立学校当老师,是为什么要辞职,要建立一家这样的特殊学校呢?”
电视机里的盛夏,气质沉稳、气度不凡,对着镜头侃侃而谈,“在公立学校当老师,虽然也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我也很喜欢教导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成才的过程。但是机缘巧合之下,我认识了几个视障的孩子,还有几个自闭症的孩子。”
“随着了解的渐渐加深,我惊讶地发现,一个我之前从没有关注过的世界大门,正在向我缓缓打开。那些孩子的世界,是我们这些健康健全的人,很少去留心的。”
“当时我就感觉,普通学生的老师,很多人都能做,很多人都想做。但是这些特殊的孩子,却特别需要老师,需要学校。国家和社会早已关注到这些孩子们,在为他们建学校,但是如今还不是每个市都有特殊学校。在我建立这所学校之前,我们市就没有,那些孩子只能去外地的学校上课,这样就存在很多的问题。因为他们需要更多的照顾,更多的教育,这些需要父母和学校共同来完成,本地没有学校,就意味着重重困难。”
采访盛夏的记者还很年轻,显然被盛夏的这一番话感动了,忍不住夸赞了她好几句。盛夏笑着叹了口气,“初衷是好的,然而想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是真难。”
“学校是春节后成立的,现在是第二个学期。半年期招人的时候,就发现老师真难招。学校面试了二百多个人,但是我们认为合格的,只有五十多个。只过了一个学期,现在五十多名老师走了一半,只剩下了二十多个。”
“我们学校招聘教师的信息,一直挂在教育局的网站首页。我们一直缺老师,特别缺。”
“除了老师难招,更让人头疼的问题是如何把招来的老师留住。我们目前的工资待遇挺高的。视障的小孩子、聋哑的小孩子,他们和健康的小孩子的区别可能比大多数人想象的还要小,有些孩子特别聪明,他们需要的,只是考虑到他们特点的教育。但是智力障碍的孩子,特教老师在面对他们的时候,的确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和忍耐力。”
“不止一位辞职的老师和我说,他以为自己很有爱心、很有耐心,也真的需要这样的高薪工作。他以为自己就算不能因为爱留下,也能因为钱留下,但可惜真的留不下。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我们是私立学校,是没有编制的,很多老师还是希望能找到有编制的工作,工作的不稳定性让很多老师跳槽或者转行。”
盛夏说的,显然比记者预计的还要多,记者每问出一个问题,她都会说出很多心里话。小记者盘算了一下准备好的采访问题,很多问题的答案,还没等她问,盛夏已经自己说出来了。
记者一时卡壳,目光看到盛夏一面墙的书架上都放满了书,就问道,“您很喜欢看书?您书架上都是什么s书呢?”
盛夏的目光扫过书架,说道,“大部分都是和教育、和特殊教育相关的书。”
“自闭症老师是特教老师中的特教,没有全国统一的教材,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既是授课的专业老师,还兼职着孩子的生活老师。学校的老师是真的忙,想让他们大量的书籍,也真的不现实。我有空的时候,就会看一看书,觉得哪里有用,哪些可以尝试,让这些书指导我们的日常教学。”
记者问到,“那学校里现在的老师,都是什么学历呢?”
盛夏笑道,“大多数都是本科,目前学历最高的老师,是心理学硕士。”
记者眼前一亮,提出要采访这名老师。顾盼看着新闻节目里很快出现的老师,心想大概是早就安排好的采访环节。
老师看起来和盛夏差不多的年纪,一旁出现了字幕,“盛开特殊教育培训学校教师,孙蓓蓓。”
孙蓓蓓的脸在镜头里微胖,五官略显扁平,看起来亲切可爱,她面对镜头有点羞涩,“为什么应聘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