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窝老实人15
蒋唐两家相谈甚欢, 蒋灵珠也对唐家顺比较满意,虽然家世不如之前的,可她毕竟被退婚过, 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两位兄长也是探听过唐家的情况, 知道人家家里也还不错。自己以后的日子不会难过, 低嫁有低嫁的好, 至少不会被欺负。
唐家顺的心情像是坐过山车一样, 起伏不定,自己真的能娶到心中的姑娘,他很高兴。娘说过了, 蒋姑娘退婚不是她有什么问题,是男方攀了京城的高枝。
想到之前蒋姑娘受的委屈, 他就想一拳打死那个混账东西, 欺负人不是还是什么名门世家,狗屁世家, 一点规矩都不讲。
气愤归气愤, 心中却也窃喜, 没有那位的放手, 哪有他什么事。
想到这些, 他心底还是感谢明州府的那位。
回家的路上,娟儿比大哥还高兴,她发现自己和未来大嫂很聊得来,两人的年岁也就相差三四岁。一路上娟儿叽叽喳喳的说:“娘, 灵珠姐姐人不错,又有才学,和大哥很配。”
唐家顺坐在一边,嘿嘿傻笑,心中有无限的欢喜,听到妹妹这么一说,更是喜上眉梢。
“好了好了,你都说了一路,休息一会儿,马上就到家了。”说话的时候,已经到村口。
此时正是下午正热的时候,路上行人很少,就是逃难的难民都很少。天气太不正常了,她有些担心。
回到家里,周玉兰和等在家的公婆详细的说了唐家顺的婚事,十天后是个吉日,交换庚帖,过小定,正式定下来以后,再选吉日过大定,年后春天,春暖花开的时候,再成亲。
老人听了高兴,孙子能找到举人老爷的闺女,这是唐家的福气,未来的重孙子一定是个读书人。唐家又要多一个读书人。
曲县乱了起来,真的乱了起来,很多地方不收难民,一些难民开始想歪注意。
阴沉沉的天气,一群衣衫破烂的难民,被曲县高高的城墙关在了外面,久等无人开城门,只能四处奔波找吃的,凤山村离县城很近,这下成了难民们重点照顾的地方。
冬天的植被本来就很少,难民们没有吃的,很快一些植被被他们挖的干干净净。
一些人流窜到凤山村,搞得里正是焦头烂额,村里哪有屋子和粮食收留他们。可是不收留,老些人,怕他们闹事。到时村里肯定会很乱的。谁家没有老人孩子,就怕难民们乱来。
里正也是唐家人,他背着一双手,带着村里的一群男人在村里的最里面,一块荒坡上给难民们划分了一块区域,这里可以让他们搭茅棚,或者简易的屋子,吃食自己去找。
“我们也是普通农户,不是什么富裕的人家,没办法帮你们找吃食,能做的也就是这些,村里你们不能随便进。你们能遵守就待在这儿。”
“里正老爷,谢谢您。”一位老人坐在地上,不停的感谢里正。他的身后还有一家人也是卑微的在感谢里正,他们老家遭灾更严重,走到这儿已经很累,看着凤山村的人都还好,就想这里是不是可以安稳下来,好好过日子。
里正看着灰扑扑的一群人,心里有些不落忍,转头挥挥手离开了这里。
路过山坳前的时候,无意中看了一眼,才想起本家还有这家人不用为生计发愁的。他抬腿走了进去,山坳里面大门内盖了两间屋子,山门晚上是会关上的,这里有人值夜,特别是现在的情况,晚上都会有两个男人值夜才行,有什么事情,可以第一时间通知里面的人。
周家的老爷子和老太太早就被周玉兰接到家里住下,外面的情况很不好,她很是担心。
“自己”以前的记忆中,凤山村的人也是第二年开春不能种地以后开始逃难的,今年有她在暗中推波助澜,村里的人家都备了不少粮食。
情况比记忆中的要好,她是不希望村民们出去逃难,他们走了,自家不走太扎眼了。这样不好,太高调。
里正的到来,唐老爷子热情的接待,“常哥,弟弟来看看你了。”里正打着哈哈笑着和唐老爷子打招呼。
“快坐,怎么有空来家里坐的?”老爷子可不相信这个本家弟弟只是来看看自己的,肯定是有什么事情。
“没事,刚才到荒坡那边安置了那群难民,路过你家门前,想着就进来看看。”
“那些难民还算听话不?”老爷子最担心的就是难民们的事情,怕他们滋事。也担心自家的孙子孙女们,都是他的后辈,他担心他们。
“暂且看着还行,不过以后就不知道,假如年后情况还不好转,我们村估计也要逃难去,老天爷不给活路。”唐里正气馁的说起心中的想法 ,现在大河里的河床已经露出来了一多半,只有一些低洼处有水,还有部分地方有水,再这样下去,肯定会全干。到时除了逃难还能有什么办法。
他心中一直担忧这事,说实话谁愿意逃难,谁愿意离开自己的家里,去到一个未知的远方。他是里正家里多少有点家业,更加的不愿意离开。
周玉兰听了这话,从外面走了进来,她想,还是给村里人一条活路,不然村里人真的要去逃难,那可不行。她走进来给唐里正说:“里正叔,我说一件事,您要是觉得可行,您就做,不行也当侄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