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窝老实人5
“行, 听爹的。”
买山坳的事,确实该早点买好,至于给唐家顺找媳妇儿的事,倒是不是太急。
大儿媳可是个很重要的,不能随便就选一个。
和老人搞好关系对以后有好处,只要不是原则问题, 她都不会计较,老人只要不是奇葩,该哄的时候就哄,老小孩老小孩, 其实大部分时候和孩子真没啥区别,哄着就是。
老爷子听三儿媳这话,还是很舒服的,老三家的现在越来越有眼力见的。也没有以前那么木讷,看来是苦难磨炼出来的。
周玉兰说了让孩子们读书的事,即使是唐家顺也要学,不指望他能考秀才,但是认字明理,还有能自己会写会算,以后不怕是个睁眼瞎。有些需要契约的时候, 不怕被人骗。
老爷子听到这些没有说什么, 只要孙子们自己同意,他不会这么不识相的不同意,认字也好, 也不是考科举,老三家的两个大孙子考科举是很难了,可是小四还小才七岁,是可以好好学的,说不定哪天就成了秀才老爷,别的更进的一步的举人老爷,进士这些他现在压根就不敢想。不过秀才老爷他还是敢肖想一下的。
“这个好,认字以后自己看点啥也不用担心别人骗自己,我看行。”
老爷子心中的期许,却没有说出来,现在还是决定观望观望。
周玉兰回来以后,唐万山和唐万川两兄弟接到这老些礼物,心里一惊,这是发大财了。听老爹说三弟妹是在山里挖了一支灵芝,听说还是上百年的灵芝,看看送来这些东西,可是值不少银钱。
虽然心里有落差,但也不嫉妒,反正也不是爹娘给三弟妹的灵芝,人家是自己运气好了,在山里采来的。
这段时间,周玉兰很忙,买好山坳,换了官契,家里也请人加固了一下,从以前的记忆中,她知道今年的冬天很冷,有大雪是寒冬,家里还买了不少木炭和干燥的木柴,粮食也准备到明年夏天的,不怕断炊。
家里的孩子们,也能穿暖吃饱,在附近买了五十亩良田,不是不想多买,是没有成片的。买了麻烦多。
暂且五十亩是够的,主要是自家吃用,至于别的,她还没有想那么远,后年开始就是接连几年的灾荒,田地的价格低的很,自己到时再买一些。山坳的荒地是要开垦出来才算的,至少明年开春时,能开垦出来的地方有限。最紧急的是先盖房,她才买五十亩良田的。
最近天气已经很冷起来,周玉兰把二老接到家里来住,开始大哥还不愿意,不过周玉兰说了,就一个冬天,主要是冬天猫冬没啥事干,在家里想着给孩子们多补补,老人们也好跟着一起补补,大冬天的送点什么也不是很方便。
唐万山一听,也就没有再阻挡,等到下大雪时,送点吃食确实不是很方便,等到送到自家,里面的东西估计都冻成了冰碴子。
老爷子前段时间,在村里可是出了大风头,拿着新的烟杆满村转悠一圈,把些老人可羡慕坏了,人家的孙儿怎么就那么的孝顺,遭人稀罕。
李发财家
“他爹,你想想办法,老幺又要买什么书,家里的银子可不多了,你得赚钱。”
“唉,大冬天的我去哪儿赚钱,银子又不会自己凭空掉下来,别催我。我先想想。”
李发财自从供小儿子读书以后,家里的钱财就不够用,经常拮据。
前几天老幺又说要买一本什么书,又要银子,大冬天的也没一个什么生计,家里的就剩那么几两银子,要是买了书,手里一点银子都没有,心底会很方。
“他爹,你说咱们找隔壁周寡妇借点银钱咋样?”
“她会借吗?”
“想办法让她借,她发了大财,手里还有的是银子,我就说她上山挖到宝了,看来我猜的没错。”
“是得想想办法,要不家里都要揭不开锅。”
歪主意再次打到周玉兰家里,只是这次不是拐卖孩子,大冬天的,把孩子送出去也是一个麻烦。
家里的牛,老爷子每天都细心伺候,不让孙子们沾手,他最喜欢干这事。一头健壮的牛,对于农家来说意义重大。交给孙子伺候,他不放心,不过他还是教两个大孙子,怎么精心伺候这头牛,以后主要是靠他们,年后搬回老大家里,自己也伺候不了这头牛。
现在堂屋的炕上就住着二老,每天早晚,周玉兰都炖药膳汤,这种大众的强身健体的补汤,孩子老人都能喝。每天都饭菜都做都喷香喷香的。老太太越来越适应住在三儿媳这里。日子过得舒服,一点也不想以后回老大家里住,这里住着多舒心。
等到盖好新房子,三儿媳可是说过的,给她和老头子留一间大房子住,什么时候想来住了,随时可以来住。
她操劳大半生,是不是也该想想福了。不想和老大一家住。
由简到奢易,可是由奢到简难,老太太现在的想法截然不同以往。
人都是一样的,都想自己的生活,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过得更好,除了自虐的一些人故意让自己过得乱糟糟。大部分还是想过得更好一些。
第一场大雪,从半夜开始的,纷纷撒撒的雪花,很快就覆盖住地面,等到天微亮,大雪深度已经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