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9章:铭记史册
龙城之战在汉匈交战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鼓舞了汉军士气,成为汉匈战争的转折点,为以后汉朝的进一步反击打下了良好的人心基础。 这一场胜仗来之不易,武帝刘彻为此努力了几年,同时也付出了惨重代价。 这一场胜仗让刘彻在朝廷牢牢掌握了匈汉相关话语的主动权,主和派再想有杂言他也可以挺起胸膛与之辩驳,意义非凡。 那边的卫青还在上谷郡,这边的刘彻得到消息就已经昭告天下:龙城大捷。 而这个消息传至民间,甚至有些百姓都不相信。 最激动的莫过于长期受匈奴人迫害的边境百姓,敲锣打鼓,喜极而泣。 而龙城被卫青突袭之后,匈奴人也记住了卫青的名字,毕竟那是京都。 单于庭甚至开出赏万金和二等王的条件要卫青的人头。 此战让匈奴方面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君臣单于病情加重,太子于单问罪了四个单于庭的王,将抗汉不力的三个王灭族,牵涉人数高达千人之多。 伊稚斜虽然是军臣单于的亲兄弟,但还是受到波及,一半的封地被削掉,可控资源比原来减少了整整一半,但他拉起来的队伍却在这场暴风雨中保存了下来。 而左贤王忽韩特被军臣单于召到狼居胥山说明情况,要不是他目前手握十万之众,作为军臣单于还真要将其满门治罪。 总而言之,京都被袭,国君家族遭殃,事情是通天的。 而卫青从龙城俘虏的军臣单于母亲、儿子及其他小王也被李广提前押送至长安,送于御史大夫韩安国治罪,听说第一个晚上就杀掉了其中一百多人。 …… 长安城,热闹非凡。 在北教场,长安百姓早已把外围堵得水泄不通,他们将要迎接卫青的凯旋。 晌午,入城仪式开始。 卫青骑着战马气宇轩昂的走在队伍的最前面,若瑶、王麒麟紧随其后。 欢呼声、呐喊声此起彼伏, 之前,长期受和亲纳贡之辱,百姓挺不起脊梁骨, 当年,在长期压抑中听到了刘彻热血沸腾的宣战誓言, 几年,屡败屡战也由当初的热血沸腾变成了质疑连连, 如今,汉朝百姓终于盼来了这场胜利,最终的答案……。 历史上都说龙城之战是匈汉战争的转折点,是汉人挺起的起点。 卫青军团陆续入城,而在教场的点将台处,刘彻在期门军的护卫下正看着卫青班师回朝,他目光坚定,表情严肃,手里紧握腰间的佩剑。 待全军到达北教场后,卫青快速下马,而后招呼所有人就地等候指令。 可卫青才向前走了几步,只见丞相薛泽手拿圣旨快速走下台阶,然后表情非常怪异的环视一圈在场的所有军士后大声道:“卫青接旨!” 丞相亲自宣读圣旨,在朝廷非常少见,可见规格之高。 卫青赶忙跪下,其余将士见状也都纷纷跪地。 薛泽缓缓打开圣旨,先停顿默念一刻大声道:“奉天承运,皇帝召日,汉自开国以来深受匈奴之患,朝廷长期和亲纳贡,边民生活苦不堪言,朕,顺应天道民意对其伐之,车骑将军卫青勇谋过人,率期门军一举捣毁匈奴京都龙城,擒获王母、小王等七百余人,军功卓著,加封关内侯,其部将及归汉匈奴人按职级封赏,钦此!” “臣,卫青携期门将士谢陛下赏赐!”卫青声音非常大,足以让校场的人听见。 薛泽宣读完毕后上前两步将圣旨递于卫青:“卫将军今天可风光?” 虽然这话有些怪异,但卫青还是拱手还礼:“谢丞相。” “陛下还是点将台,速速见驾。”薛泽说完转身就向台阶上走去,头也不回。 “给我看看,给我看看。”若瑶第一个上前抢过卫青手里的圣旨就打量起来,王麒麟、卫广等人随后一窝蜂的将若瑶围在了中间。 卫青见状赶忙阻止:“好了好了,快,陛下等着召见,你们三个跟我来。” 卫青、若瑶、王麒麟、卫广四人整理衣装之后快速向点将台走去。 点将台也很热闹,朝廷的几个大佬都来了,丞相薛泽、代太尉洪平,就连病后有时连朝会都不参加的御史大夫韩安国也到了,其他分管要员并列左右。 “臣卫青见过陛下。”卫青是武将,早年受的教育也很阳刚,所以一直以来卫青都不曾给刘彻行跪礼,这也得到了刘彻的默许。 刘彻上前三步,在卫青胸口打了一拳,然后拉着卫青的手走到点将台最前面能看到整个北教场的位置道:“你看,今天整个大汉都在为你而自豪。” 卫青赶忙后退一步有些惶恐:“陛下,臣只是尽了一名军人的职责而已。” 对于这个回答,刘彻是万分满意。 刘彻与卫青是同龄人,登基之后就陷入了与窦太后的斗争中,朝廷中除了李广,几乎就找不到能与匈奴对抗的军事人才,卫青的表现无疑让刘彻振奋。 “卫青。”刘彻表情严肃。 卫青的头始终微微下低:“臣在!” “朕,不只是要一场龙城大捷,朕,需要彻底解决北疆边患问题。”说完,刘彻就走到点将台看着欢呼的人群道:“你可愿协助朕完成这项使命?” 卫青惊愕,他一直知道这是刘彻登基之初就有的想法,也是自己实现价值与抱负的想法,于是当即跪地道:“臣,定不辱圣命。” “好!”刘彻右手扶起跪地的卫青转身看着卫广、王麒麟和若瑶道:“卫青,你不错,不仅打了一场漂亮仗,还收一个漂亮的女副将。” 若瑶听后有些尴尬。 卫青弱弱一笑道:“陛下赎罪,若瑶是在臣出塞后解救的奴隶,当时……” “不用解释。”刘彻观察两人后道:“咱们都还年轻嘛。”说完附耳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