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第三十八章
。
近来他时常有个荒谬想法,总觉或许是那些同僚下属英魂含怨,不肯留在他记忆里。
“他年岁比我小,怕我觉他不能与我比肩,所以才揭榜进了内卫,”柳杨眼底赤红一片,泪流如泉,“邻水事,原是他职责所在。我明白,他才任内卫一年,临敌经验欠火候,出了事也怨不着谁。可今日一见大人您,我也不知为什么……”
贺渊敛色,振袖行了郑重歉礼。
“所谓一将无能,累及三军。贺渊有负同僚们性命相托,你若因此对我有怨恨,是该。”
柳杨以手掩面,无声恸哭良久。
待她稍稍平复心绪,擦干眼泪哽咽道:“巷口放风人先前禀过我,有尾巴跟着你们来。是否需要清除,请贺大人示下。”
“不动他们,防着就是。此行意在松原郡,”贺渊道,“此地离松原不远,你可收到什么风?”
原州叶城与松原郡之间,走水路约莫一百多里,陆路不足三百里。虽柳杨职责范围只是叶城,但客栈人南来北往,听到些来自松原消息也是有可能。
提及松原郡,柳杨眸色已转为冷凝:“去年夏天,北境戍边军前哨营击退吐谷契偷袭那场大捷过后,松原郡守黄维界就发布了戒严令,说是为防吐谷契细作,对出入崔巍山人员盘查极为细致,禁令从去年夏 末秋初持续至今仍未解除。”
黄家在松原郡积威数百年,民望颇高,牢牢把持地方军政大权。
大周立朝初期,松原郡对朝廷来说简直是铁板一块,水泼不进、火烧不透。
当时类似松原这种世家势大地方很多,朝廷为制衡这些不受控世家颇费周章,直到武德三年才找到机会派军进驻位于松原城郊崔巍山大营。
可即便这样,松原实质上还是在黄家手里。
“因松原非属下职责范围,此前并未刻意留心。也是中旬时无意间听到一位从松原过来老者说起,才知松原对崔巍山有戒严令,”柳杨道,“那老者说,自家原靠从崔巍山采药卖到城中医馆为生,戒严令一出,只能举家往原州来另谋生路。”
贺渊眸底湛了湛。
去年神武大将军府派人往松原核实战况时,完全没察觉有戒严令之事。
黄家对松原把持之紧,显然已大大超出朝廷预判了。
这黄家戒严崔巍山,是在做什么?北境戍边军前哨营就在崔巍山,为何不向朝廷上报崔巍山戒严之事?
赵荞沐浴回来时,房中已只有贺渊独坐,她没多嘴问什么,只探出头去将住在两边隔壁阮结香与说书小少年祁威唤来。
原本她没想让韩灵掺和,可韩灵与祁威同住一屋,听到赵荞喊人便非要跟来,赵荞便由他坐下一起听了。
五人围着房中小圆桌坐下后,赵荞自己动手倒了杯茶举到唇边,干脆利落道:“说吧,在大船上都听到些什么有用?”
照一般情理,船家老大冯老九在头船,头船上那些船工自是他精挑细选心腹,口风必然紧得多。
而大船上船工们既非带头大哥最亲近信任,又跟在后头不必时时受带头大哥约束监管,行船半月难免有放松警惕口无遮拦时候。
虽他们知道事一定比头船上船工少,但漏口风绝对比头船上更多。
何况大船上船客超过百人之数,头船上不过才三四十。一百多人七嘴八舌半个月,其间能透露出多少有用信息,可想而知。
只是行船途中甚少白日靠岸,阮结香与祁威到这时才有机会一一汇总给赵荞。
说书小少年祁威率先开口:“有天夜里我偷听到船工讲,他们中一部分人到原州靠岸后,最多休息两三日,就要跟着船家老大走陆路,赶在二月十二惊蛰日之前,护送‘头船’上几名重要客人进松原郡去见什么人。”
贺渊若有所思地端起茶杯浅啜一口。
“此地与松原之间,水路百余里,陆路近三百里。舍近求远,通常是为防有人尾随。看来你之前推测没错。”
赵荞以指节叩了叩桌面:“这么说,头船上那几个半夜带着行李上船,却一路坐到叶城来客,真是去松原见冯老九口中那个‘大神巫’,要花大价钱给亡故之人‘续命’。不过,为什么非得赶在二月十二惊蛰日?”
“听几个船客说,惊蛰日盛会祭神是松原民俗,到时左近各地会有许多人前往松原凑热闹,”阮结香补充道,“许是那些人要做事,得在人多时方便掩人耳目?”
韩灵瞠目结舌,总算明白赵荞为何要安排两拨人上不同船了。如此一来,从两艘船上听到消息相互印证,以便去伪存真。
“今日大家只管吃喝睡,什么也别做,” 赵荞指挥若定,“祁威,你明早带说书班子出去摆摊子说书。”
“是,大当家。”
“结香随我去街上打听一下,得先问清楚松原惊蛰盛会祭神是个什么玩儿法,”赵荞看看韩灵,“你要么跟着我们,要么留在客栈,千万别单独出去。若被那几条尾巴缠上,那你可就惨了。”
“我跟着你们,但我得去寻医馆买些药材,”韩灵指了指贺渊,“我近几日把脉,发现这家伙有心思郁结之像,不知在乱想些什么。之前备丸药已不对症了,我得另调他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