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 实施(小修) -----晋.江文学城……
起来后,生意肯定就会好做起来,那么这些店铺的价钱也绝对会翻番,反正能挣银钱是一定的。
想到这里,林远秋忍不住朝林三柱翘了一个大拇指,“爹,您可比儿子聪明多了。”
突然被儿子给夸了,林三柱的眼睛立马乐成了一条线,“那是当然,不然爹哪生得出狗子你这样聪慧的娃啊。”
“对了,还有你岳父。”林三柱一拍脑袋,“爹现在就过去问问他,问他这次有没有没带银子过来,若是有的话,爹也让你岳父买铺子去,要是没有带,咱们先拿了银子给他。”
说罢,林三柱转身就往外走,只不过没走出去多远,他又转了回来,然后脑袋往屋里一探,唬着脸道,“记得早些歇息!”
......
翌日,才吃过早饭,林远秋就去了前衙。今天是派人到各村张贴告示的日子,他得早早把事情安排下去。
等到了前衙,林远秋就看到,不止是严同知和贺通判,还有所有书吏和衙差,甚至马夫、灯夫都过来了。
再看众人的脸上,全都喜色满面,这模样,就跟接了天上掉落的馅饼似的。
特别是家住在乡下的那些衙差,大搬迁的事都在肚里消化两日了,可这会儿看他们,依旧嘴角咧到了耳朵根。
嘿嘿,能不高兴嘛,谁不想住在城里,谁不想城里有个宅子啊。
衙差们可以肯定,若不是知州大人再三叮嘱要先保密,他们保证早就跑回家,把这天大的喜事告知爹娘妻儿,还有村里人了。
永宁州治下共有六十八个村子,今日肯定不能全告知到位,林远秋分了一小半到明日。
他也没耽搁,很快把在场人员分成了二十三个小队,每队分别有一名书吏和两名衙差。
随后林远秋给每小队分配了两个村子的任务,且还规定,张贴好告示之后,必须在一旁细心解答村民们的询问。
最后,林远秋吩咐,“记得知会村里正一声,让他们下月初十来衙署一趟。”
至于让里正们过来做啥,当然是抓阄分地块了。
林远秋已经打算好了,他准备从后日起,就把城里空闲的地块分片规划起来,然后编上号,再由各村里正代表自己村子抓阄,届时抓到哪块就是哪块。
等分好了地,接下来就让各村自己安排人手给本村村民划地基了。
而官府,只需派人在边上监督就成。
衙差和书吏们很快就领到了他们要张贴的告示与户型图,然后兴高采烈地出发了。
林远秋也没吝啬,早在前日他就让人去车行雇了马车,再算上衙署本身就有的三辆,今日他们出行都挺方便的。
见人都走后,林远秋和严同知,还有贺通判也上了马车。今日他们几人要去的,正是人口最多的拦石村,整个村子共有村民一千一百多。
作为永宁州的一把手,也是大搬迁决策的发起人,林远秋自然有责任去现场了解村民们的真实想法,只有清楚了百姓们的心中所想,才能避免日后发生不必要的麻烦,也才能把大搬迁圆圆满满的做好。
所以他特地挑了人口最多的拦石村,想来博采众长,自己定能从中吸取不少好的意见和建议才是。
今日一同跟着前往的,除了四名差役,还有就是林三柱林大柱他们一行七人。
拦石村这么多的村民,待会儿肯定少不了要与他们细说搬迁细则的人,而不管是林大柱还是林二柱,或是林远枫他们,早把告示内容熟记在心了。
想到这里,林远秋再次庆幸堂哥他们能跟着一起来了塞北,还有岳父他们,否则就自己跟爹两个,肯定忙转不开。
拦石村在永宁州最南的位置,相对于别的村庄,它是离州城最远的,马车行驶了差不多小半个时辰,才到了地方。
衙差们今日特地带了锣。
于是,不管是在家闲着的,还是正在田间门地头干着活的村民,很快就听到村口处有“铛铛铛”的敲锣声传来。
听惯了官府锣声的百姓,肯定知道这是官府有啥事通知了,忙匆匆跑了过来。
家离村口近的村民们自然先到,等看到来人里面除了官差,还有好几个穿着官服的大人站着时,纷纷跪地磕头。
村民们一个个心里纳着闷,今日到底是啥事啊,怎么连官老爷都亲自过来了呢?
没等众人想个明白,就见两名举着告示的官差快步往村里正家去了。
见状,村民们很快都跟了过去。
等林远秋他们到达那里时,村民已是忍不住的议论开了。原来这村的何老六和其中一个敲锣的衙差认识,所以刚刚他就凑上去打听了。
结果这一打听,差点把何老六给惊喜傻了去,自然也忍不住把这事大声告知了大家。
一中年汉子惊讶,“啥!让咱们都搬到城里去?”
“是啊,官老爷要给咱们都分上城里的宅基地,且还不用花一文银钱哩。”
“不用花银钱?这咋可能啊,何老六你不会听错吧?”
边上的村民连连点头,都觉得何老六怕是耳朵不好使,听错了话。
要不是看到有官老爷在,另几个掉了牙的老农肯定会说上一句,他们活了大半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