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徐庶之策
马谡抖机灵,耍聪明,非要当众表现一下自己的才智,却不料昏招迭出,所提出的建议,竟一个比一个离谱,根本无法采纳!尤其是启用马超一项建议,非但不可行,还让刘纬十分尴尬! 我们已经讲述了,刘纬为什么不能启用马超的原因,但这可是潜规则,不是能摆在明面上说的理由,因此马谡的建议,听来合理,刘纬想要拒绝,还得找个冠冕堂皇的借口,你说尴尬不尴尬! 至此,刘纬也是彻底受够了,不想再看见马谡上蹿下跳,如跳梁小丑一般当众聒噪,于是不再给他留面子了,突然脸色一黑,目光如炬,紧盯着马谡,斩钉截铁,拒绝了这个建议! “学期未满,不可用哉!”刘纬的语气,略带严厉口吻,扔下这样一句话,就再也不看马谡了,而是把目光转向了其他人,环视了一圈! 马谡懂得察言观色,眼见刘纬如此态度,知道自己今天算是彻底栽了,只能灰溜溜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坐下,低头不语,彻底瘪茄子了! 其实,这又能怪谁?耍小聪明,出的主意却全都说不到点子上,也只能怪马谡自己! 马谡的一番闹剧,至此方休,刘纬也没有时间与他更多计较,因为目前问题还没解决呢!他环视其余诸人的动作,就是在无声地向他们征询意见,可惜的是,马谡不说话了,现场又陷入了一片死寂,没人吭声! 实话实说,马谡的几个建议,虽然都不符合刘纬的心意,却能代表一部分人的看法和主张!也就是说,其余与会诸人,想法与马谡大同小异,基本雷同,并没有什么更加精妙的计谋! 因而,眼见马谡出的主意,被刘纬一一否决,他们还哪敢吱声?也只能观望,保持沉默了! 眼见于此,刘纬有些失望!民主和专断,这对互相矛盾的存在,哪一个他都不能舍弃,却需要调节到一个适中的范围,既要培养群臣独立思考的能力,又要在关键的时刻,自己一锤定音,这个度,着实很难拿捏! 一旦没掌握好这个度,就有可能造成民主泛滥,耽误大事,或者走向另外一个极端,陷入没有人出主意的尴尬境地!既要臣僚们服从命令,又要鼓励他们主动思考,刘纬形同一名中学教师,简直是操碎了心! “王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我军或可……弃曹魏,指西羌是也!”到最后,还是徐庶开口,化解了现场的尴尬局面,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 徐庶的意思是,现在战争的动员和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如果这一仗不打了,白忙活一场不说,造成的损失也不小,好不容易凝聚起来的人心和士气,也会随之而松懈和瓦解,因此是真正的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可是,北伐曹魏,刘纬又担心羌人偷袭其后,不敢贸然出兵,这一仗又不能不打,那么干脆,不打曹魏了,改去攻打羌人,趁机灭了迷当大王这股凶顽,也能为将来的北伐之战,铲除后患! 况且,曹魏内乱,究竟会闹到什么时候,谁也无法预料,也许很快就会平定,北伐良机,就此失去;也有可能会持续个一年半载,闹腾不止,那么先去灭西羌,再转过头来北伐曹魏,或许还来得及! 徐庶接下来,还当众分析说,目前汉军集结,整装待发的消息,迷当大王肯定一直在关注,而且已经获知,如果这个家伙果然有异心,见刘纬要发动北伐,估计高兴之余,也会暂时放松警惕! 届时,汉军可以大张旗鼓,假装摆出要北进关中的架势,在陇西和凉州集结部队以后,不打关中,却突然西进,迷当大王没有料到会有如此变化,必定会被打个措手不及,一溃千里! 如此,平灭西羌的战役,将事半功倍,期望能尽早结束,则北伐曹魏的战机,或许还能赶上个末班车! 徐庶就是徐庶,不愧为三国时代杰出的谋略家之一,人家出的主意,明显要胜过马谡的那些小聪明,他视野开阔,总揽全局,不仅规划了大的战略,连具体的战术,也是分析得头头是道,一番言论,立时获得了一片赞赏称颂之声! “丞相高见!我等附议!”目前任参谋本部情报处长的张虎,连忙开口,表示赞同;时任作训处长的陈式,也是拊掌称颂,一脸的兴奋之色!参谋次长蔡瑁,更是罕见表态,支持徐庶这个方略! 张虎和陈式,都是刘纬早期发迹之时的亲近之臣,常伴左右,可惜的是在宜城一场与曹操的血战之中,二人皆身负重伤,落下残疾,不能冲锋陷阵于前线了,但刘纬不会忘记他们的杰出贡献,便将其安排在了参谋本部任职,退居二线,负责具体事务,因而许久没有出现在我们的故事情节中了! 蔡瑁嘛,他一直担任参谋次长一职,专司水军建设与事务,多年以来,深居简出,清闲自居,把自己的位置摆得很正,极少发表意见,可今天,他却支持了徐庶的动议,也确实是发自本心,觉得这个方略可行!新船说 至于其他几位处长和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