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堵截货源
面对纷至沓来的退货,刘纬照单全收,却一转手,就卖给了张鲁和刘璋,等于将损失临时转嫁给了他们! 此举,至少保证了蜀中井盐的正常生产不受影响,盐业税收,亦可恢复正常,就连盐业股票,也止住了下跌的颓势,股价出现了回升的迹象! 也就是说,刘纬一出手便平息了恐慌,稳定住了局面,使面临崩溃的蜀中盐业,得以喘息之机! 不过,您也看出来了,这个办法,只能算是权宜之计,临时应急还勉强可以凑合,可要是时间久了,危机可能随时卷土重来! 张鲁和刘璋所购买的,只是盐商们此前退掉的订单,可是当这批货凑足了,而且到了交货的日期,下一步,可就没人预购了!尽管二人家资充裕,富可敌国,可他们的胃口也是有限的,掏光了家底,也未必能再吃下更多的订单了! 届时,如果盐井还不停工,生产出来的食盐,将大量积压卖不出去,占用许多仓储空间,需要付出的保存成本,随时间流逝,将呈几何级数递增,是生产得越多,赔得越多! 可是,如果盐井停工,恐怕损失更大!那么多工人,总不能都辞了吧?还得花钱养着他们,设备、井口等,亦需要维护,如果停个一两天还没什么,要是一直这么停下去,直接损失,便难以估量,间接损失,更是不计其数! 况且,张鲁和刘璋选择接盘,可不是为了拿钱打水漂,帮刘纬的同时,也想获利,至少本钱不能赔啊!这么大一笔投入,若是到最后血本无归,两个人不说倾家荡产,也差不多了,非得一股急火,气出个什么病来不可! 如果胡盐肆虐的情况,刘纬没有其他的应对方式,那么眼下的办法,也只能算是一针止痛剂,虽然缓解了症状,却早晚会造成更大的危机! 那么,刘纬在暂时平息了恐慌,稳定了局势之后,还有没有其他应对之策了呢?当然有!这只是第一步,只要能稍得喘息,他马上便开始了下一步的动作,那就是紧急派人赶往西平,堵截胡盐决堤泛滥之势! 奇怪,前文不是说过,刘纬不打算采用强权政令的方式解决问题么?怎么又派人去堵截胡盐流入市场的渠道了呢?别误会,其实刘纬的堵截方式,并非使用强权,而是采用大肆收购的方式,阻止它们进入内地市场! 西平郡,属于陇西范围,亦是刘纬控制之下的城池,不过这里已经是西北边陲之地了,距离羌人很近!有不少内地商人,见胡盐有利可图,都已经纷纷赶往西平,在这里争着抢着,采购货源! 其实刘纬派人来,已经迟了一步,不过,做买卖这种事,可不讲究什么先来后到,肯定是谁出的价格高谁拿货,羌人与汉人做生意,难道还能跟你讲交情?因此,只要刘纬肯出高价,羌人哪管这些盐最终卖给谁了,必定乐于成交! 于是,刘纬便能收购大量胡盐,并囤积起来,使别的商人,无机可乘,等那些已经流入市场的胡盐消耗殆尽,老百姓又要买盐了,却发现市面上已经没有胡盐可买,便也只能再度选择蜀中井盐!如此一来,井盐的销售市场,可望能迅速恢复! 至于采购胡盐的资金,也是现成的,张鲁和刘璋掏的这笔巨款,可以暂时不兑付给盐井方面,毕竟还没到交货的日期,刘纬利用这个时间差,临时挪用一下,亦属合情合理。 如此一来,胡盐泛滥的势头,得以扼止,食盐市场一片混乱的局面,亦将重归正轨,除了让羌人赚到了不少好处外,这场危机,必将得以化解,以免损失进一步扩大! 不过,事已至此,问题又来了!刘纬采购那么多胡盐作甚?这东西,就是再怎么廉价,也是成本投入,更何况还是高价采买的,这笔开销,最终会落到谁的头上?难道要附加在井盐的销售价格中,让普通百姓去买单吗? 换作别人,也许真的会这么做,但刘纬绝对不会的,一直坚持以民为本,造福百姓原则的他,岂能雁过拔毛,从百姓头上,强行摊派?一直以来,刘纬都在想尽办法,降低食盐的销售价格,又岂能凭空涨价,增加百姓的负担呢! 那怎么办?难道这个成本,就由刘纬自己来买单了吗?不是他不想,而是他负担不起! 井盐的销售,本来价格就已经很低了,利润空间没有那么大,税收更是很低,如果再凭空多出一部分成本,意味着刘纬的收入锐减,到时候,他还拿什么来治国,拿什么来养兵?那二十万常备军,耗资巨大,缺了食盐收益,即便现在棉纺织业,蓬勃发展,获益匪浅,也是捉襟见肘,杯水车薪! 既然是这样,那刘纬利用大肆采购的方式,堵截胡盐流出渠道的办法,也并不高明啊!虽然暂时解决了问题,可羌人的食盐,还是在不停地大量产出,刘纬必须一直以高价购买,否则便会对井盐市场造成新的冲击,这笔冤枉钱,究竟得花到什么时候? 其实,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我们的主人公刘纬,可是个走一步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