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大婚
眼见着成亲的日子即将到来,容纾应太后的邀请,入宫待嫁。 在太后身边待着,容纾的身子倒是好转起来,虽说气色仍是不佳,但比起卧病床榻的那几日已然是极好的。 即便如此,太后仍旧忧心,自容纾入宫,虽说状态还不错,可伺候容纾的嬷嬷汇报容纾每夜都是流着泪入眠的。 所幸太后有先见之明,早早地就命令盛瑾不许出现在容纾面前,不然容纾的身子可能还得更糟糕。 —— 三月二十七,一个宜嫁宜娶的黄道吉日。 皎洁玉弓仍高悬于暗沉夜空,星子疏浅若无,慈宁宫上至太后下至看门公公都忙着打点容纾的婚事。 太后一宿没合眼,不是再瞧瞧嫁妆,就是再翻翻嫁衣,生怕出了什么疏漏委屈了容纾。 火红的八角宫灯燃烧了一夜,眼见着一轮灿烂金日于东方呼之欲出,太后估摸着时辰差不多了,亲自去寝房喊容纾起身梳妆。 寝房内没点灯烛,房中仍然暗得伸手不见不见五指,见此,跟在太后身后的竹枝迅速地点燃了桌案上的几支蜡烛。 明亮温暖的烛火将偌大的寝房填满,除了寝房中原有的家私,今日因着容纾出嫁,房中四处张贴着红底金箔喜字,太后亲自缝制的红嫁衣整齐置放在床边小案上,众多价值连城的金银珠宝与地段绝佳的房产田契被整齐码放在成堆的红木金边嫁妆箱里。 太后轻手轻脚地走到床边去,见容纾背对着她,显然是不愿意旁人见着她那狼狈的模样。 “纾儿,时辰到了,该起了……”太后伸手一探,察觉容纾的面上一片湿润。 太后的心一颤,眼眶也跟着红了起来。 “娘……我不想嫁……我想回家……”一道沙哑的声音响起。 容纾的故乡凉州位于大盛北方边境,容纾自七岁没了父母后便鲜少回凉州居住,虽说如此,容纾对凉州的思念却也半分没少。 太后的眼泪不知不觉也滴落下来,她也想了数十年前嫁人的自己,远走他乡,嫁入亲王府为王妃,从此再也没有回过故乡。 “纾儿,娘也没有什么立场劝你……只是……只有如今沈平承能护住你!” 虽然容纾不想承认,但是,这就是事实,沈平承虽然与朝中众人都是和气相处,但对绝大多数人仅仅只是面上交好罢了,他确实是个忠君纯臣,且他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右相,只有他能在秦家的利刃之下保她一命。 容纾痛苦地闭上了眼,两行泪水流下。 当年载有容家一家老小的行船在黄河上翻沉,是她父亲忠勋侯奋力将她推至浅滩而丢了性命。 她能苟活至今,是父亲用命换来的,她绝不能如此辜负父亲…… …… 几位老练的嬷嬷围着容纾,七手八脚地为她梳妆打扮起来。 容纾红肿着眼,双目没有半分神采地虚视着前日指甲上染的丹蔻色,丹蔻娇艳,秀指修长。 这双手也曾在父亲与义父的教导下舞刀弄剑,扯缰驭马,后来入了朝堂便手持象笏,提笔拟奏。 往后若是嫁给沈平承,大概也失去了从前的意气风发吧…… 不知不觉,随着眉心上那栩栩如生的芙蓉花钿最后一笔落下,红妆终了,容纾没有心情看铜镜中的自己一眼,倒是嘴甜的嬷嬷们一个劲儿地夸郡主漂亮。 容纾一丝都笑不出来,表情木然,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样,嬷嬷们都是有眼力见的,便纷纷闭上嘴,转身去取珠钗首饰为容纾佩戴上。 翡翠镶金耳坠在容纾耳边微微摇晃,成套南珠金流苏珠钗配上绣金彩鸾红嫁衣甚是雍容华贵,却也不显半分繁杂庸俗。 太后心情复杂地看着她即将出嫁的义女,背过身偷偷拭去了即将落下的眼泪。 “太后,沈丞相已入了皇宫主门,马上就到慈宁宫来迎亲了!”负责探听消息的赵嬷嬷匆忙来报。 太后吸了吸鼻子,轻轻接过女使呈来的绣金鸳鸯红盖头,她强颜欢笑:“纾儿,娘为你盖盖头!” “好……”此刻,容纾像推着自己行走的木偶傀儡,将来是灿烂亦或是惨淡,她没得选。 太后一边为容纾盖盖头,一边如寻常母亲一般再三叮嘱即将嫁为人妇的女儿。 “纾儿,沈平承至今后院无人,想必也是个洁身自好的,再者他家风不错,不会苛待妻子,你二人日后和气度日,生活定不会难过!” “你公婆常年在岭南老家居住,虽不常见面,但身为儿媳,始终恭敬才是!对夫君,问冷问热,多加体贴!对自己,勿要勉强不想做之事,你是娘的女儿,任性些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