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静江往事——重修逍遥楼 > 在下蓝山中

在下蓝山中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br>
据范成大《桂海虞衡》“蛮记”,宋在广西设州县峒三级,熟蕃诸峒皆羁縻,许大族长老为守,世代不傜不赋,领主自治。然大族豪强掠生蕃为奴,多妻多子,霸占土地越来越多,势力越来越大,然后是互相争夺山林水源,直到互相攻灭。蕃人不识礼义,兄弟父子间为利所趋而仇的事层出(以上内容见于范成大《桂海虞衡》,并非妄编)。

归农各寨不仅有老军,还有归附的徭蛮,流民,有余力人家已盖起三层楼屋,开良田四五十亩,不出意外还会很快会达到每丁二十亩的标准。了解到这种情况,邓紫光掩饰不住开心,总算有人能达到自己确定的中等农户水平。按照每丁一年能种十亩,休耕十亩的生产标准,每亩地打粮二石,一丁每年生产粮食二十石,可养活一家四口。每户再有二十亩桑田,解决薪、麻,这样饱暖无忧。

有人检举有人买卖生蕃为奴,也有人买卖土地。蒙三与粟猛均认为这没什么大不了事,邓紫光以为不可买卖土地及人口,自己虽然说不清道理,却要两人代表自己与各寨主说明白,禁止土地买卖及奴役生番。已经发生买卖的,必须返还,无钱返还者,以工代钱,帮佣抵债。帮佣抵债者每天还应有十文工钱,或者每月五斗米供人养家(宋元时代每斗米相当于十二斤)。

邓紫光不会说土话,蒙三与粟猛虽然会说,但要想说服别人返还人口和土地,大多数人不愿意自己亏钱。蒙三与粟猛嘴笨,说不通时就干脆要打人,邓紫光连忙拦住,说下蓝山所有的人都是自己的百姓,我作为父母官岂能欺压他们?更何况他们也是与自己出生入死的摧锋军士。邓紫光宣布准许土地转让,但原主有权租种自己曾经的土地,交纳给新东家的租金不得高于公租的,公租由种地者承担。人口买卖问题绝对不允许发生,只要进入下蓝山休养生息都是我的人,只能给人雇佣,不能给人为驱口。原用于买卖之资作雇佣之费,成人男丁佣金每月不得少于八百钱。

邓紫光见过朝廷禁人口买卖条存,但朝廷不禁深广羁縻州内孥婢买卖。今第一次巡视自己羁縻之地,他首先要刹车人口和土地买卖问题,理由很简单,土地和人口都是我的,你们间只可雇佣和租赁,不能买卖。

邓紫光看了农事看山林,看了山林看水源,最后忧心忡忡道:没想到山里这么苦,让家家能吃饱穿暖已是不易,想要衣食足知礼节就更不易,得另开财路才能迅速改善山人的生活。这山里虽然有林木土产,可下蓝山地处荒远,如何方便快捷运出并变成钱?

完成这次巡检,回大寨路上,路遇野猪,黄猄,獐子,邓紫光都不许猎杀,此时春天,万物生长,禁鱼猎捕杀,这也是山里人的规矩。

清明后营造事再次恢复,邓紫光去见始安夫人,见她正带着媞姐儿选出肥壮的蚕蛹做种,是第二批蚕了,夫人说这第三批要放慢一些,只选留二百只蛹,其余都留给你拿去炒了吃吧。邓紫光问为什么要放慢速度,夫人说因为移种了十多亩桑林到五月份才能长成,其它准备养蚕的农家也在移种,他们得七月份从第五批开始养蚕呢。

邓紫光问一斤丝需要多少个茧?夫人耐心的告诉他需五百只茧能缫丝一斤,一只蛾子可打孓三百,也就是一筐蚕,二百只蚕种到下一批有二百多筐,要收茧五万只,能缫丝百斤。按一匹丝绸需要蚕茧一千八百个,用工七个,织成丝绸需要二十五个工,值钱一千六到三千(以上内容见《宋史.食货志》等史料。工科佬手头资料有限,未必准确)。

邓紫光眼一亮,蚕丝轻质,易于运输和交易。每户养蚕二十筐,二月下来收丝十斤,价值近三千钱,每月能得一千五百钱,可解决大问题了。

招抚衙门在六月初完成了,有阙门一、三堂一厅,六班合院,七十二间房屋。门外有小广场,立表木,张贴有告示:下月二十,九娘庙始安夫人发放蚕种,每户可获蚕子千五百枚,最多不超过四千五百枚。所有有心养蚕人家,需要在九娘庙跟随始安夫人学习护理蚕宝五天才可得到千枚蚕子。

还没开府,先有惠民之措,吸引大家过来询问。因为识字的人不多,邓紫光让王颜明带人轮流给大家解说。

熊桂带着马帮进山来,送进来二百斤盐和近两千斤铜钱,也就是一千贯。

久不见熊桂,邓紫光心中真有他乡遇故感动,与他好好叙旧一番。说到自己的烦恼就是义宁县答应的先生还没进山。熊桂说这事交我去办,保证八月份送进山来。

熊桂问邓紫光要这么多铜钱进山来如何用,邓紫光道自己在山中队伍拉起来好些日子,一直没有练兵,主要是不想耽误农事,现在有了钱,练兵时发些饷下去,不耽搁各家生计。

熊桂:我瞧这山中还算晏然,有必要练兵吗?

邓紫光:有,生蕃之地,其族类多种,民性多样,练兵目的不仅是保一方安宁,还要开府行政,维护道义,甚至也是为了培训选拔出一些人才。待村学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