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3
到发展经济,那就不得不考虑到发展教育。现在朝野内外官办和私立的学府书院甚少,书籍资源也十分匮乏,抄书价钱昂贵,教学成本极高。读书成了清闲富贵人家的消遣,而普通人若想读书识字可谓是难于登天。 古代读书为什么这么难?孙康映雪读书,匡衡凿壁偷光,孙敬结发悬梁,苏秦铁锥刺股,车胤囊萤照读,李密牛角挂书……读书难,难在无书可读;无地可读;无钱可读。即便是现代的义务教育,一开始都有小部分人不愿意送子女读书,更何况条件艰苦的古代。 要是能让大部分人都能接受教育,都能读书识字,哪怕不是科举入仕,就是学一门手艺傍身,学养桑务农,学纺织刺绣……让他们能从劳动中发现自己的价值,慢慢改善自己的生活,不也是值得的吗。 话说回来,以目前的条件让所有人都进学堂读书学习,确实有点不切实际,但是可以退而求其次,先解决‘无书可读’的问题。 古代雕版印刷术和泥活字印刷术都是读书人的福音。泥活字易消耗,若是用金属作字模,虽然成本高但是性价比也高,使用周期长,可反复循环使用,单次使用消耗小。 可是不管是木板刻字,还是铜板雕刻,都耗时耗力耗人。印一种书就得雕一回木板,无法迅速、大量地印刷书籍,遇到字数繁多的书籍,常常光雕刻都需要几年时间才能雕成,万一这部书印了一次不再重印,那……之前的功夫不就都白费了么。可是又有什么办法改进呢?额,似乎暂时没有。 而且印刷成本如此之高,要是人手一本印刷书册的话,嗯,似乎比手抄书更贵了呢,寻常人家也负担不起啊。看来还是要想别的办法,比如让利一部分给民间书坊印发?可是现在朝廷对印刷的管控十分严格,只针对性的印刷佛教经文,也不允许民间私自印书,有点难搞哦。 不过君染打定主意,先同户部,工部与翰林院就印刷售书一事商议看看,这可是朝堂立威,拉拢民心的机会。君染深知这群人迂腐,若说造福苍生,功在千秋,他们只会以国库空虚做推辞,若说是笼络民心或可一试。 不出君染所料,印刷一事翰林院和工部都没问题,户部表示提议很好,也大力支持,但国库没钱。 凡事不可操之过急,关内道的黄河水利工程修筑如今才第三年,以后每年还要朝堂大量拨款。加上石灰石开采加工煅烧,也要朝堂拨款扶持……国库确实空虚。 缺钱,缺钱,缺钱!有没有让朝堂快速赚钱的办法,除却苛捐杂税之外。 君染忽然觉得自己想一出是一出的行事风格不太好,容易异想天开,他现在一团乱麻,甚至不禁怀疑起自己是不是真的有点做事不考虑后果,如果他能再考虑周全些,是不是会更好? 现在他的每一步路都是被逼着前进,走一步看一步,可是在迷雾中前行,朝臣怕,百姓怕,他也怕。 如果是乌棠,她会怎么做呢? …… 瞎忙活了一天,君染才想起来今天他还没去看乌棠。君染拖着疲惫的身躯赶回紫宸殿,便见倬奚有一瞬间惊慌失措,连请安声都比平时大了不少。 君染看他这模样,察觉其中有猫腻,并未声张,如寻常一般去了后殿,接着就看到乌棠坐起身在温书。 “乌棠?” 有一瞬间君染觉得自己看花眼了,他愣在原地,该不会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所以出现幻觉了吧? 乌棠抬眼看了看杵在屏风处的君染,有些无奈,“愣着做什么,还不过来。” 听到乌棠的声音,君染仿佛一下子有了主心骨一般,顿时安心了不少。君染回了神,“乌棠,你真的醒了。” “过来。”乌棠朝他伸手。君染两三步走到床边,不管不顾地把乌棠搂在怀里,像是羁旅的游人回归故里,心也有了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