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杯话重阳
入菜是茶叶最常见的吃法之一, 其中茶汁鱼片就是代表菜。茶汁鱼片做法不难, 把鱼切成片,用盐、蛋清拌和,再撒些干淀粉轻轻拌匀,锅内倒油烧热,将鱼片放入锅内炸熟,捞出沥油。 将云顶茶用沸水泡开,茶汤倒入锅中,加入盐、胡椒粉等调料勾成芡汁,淋至炸好的鱼片上即可。做好的茶汁鱼片,黄的鱼片上挂着浓浓的茶香芡汁, 咬一口先是芡汁,然后是脆皮,最后是鱼肉,三重口感在嘴里交融。 这茶叶菜因着其寓意,其形色,没等任擎雯给食客们推荐,顷刻脱销。 一连三日,本着试水的心态来售卖,没想到远远超过了预期。任记食铺午食与暮食均有不少食客点这两道菜,好些人是听说便特意寻过来品尝,果然饮食饕餮们独有一条信息通讯网。 长安城富人多,讲究的人亦是不再少数,原本任擎雯以为清新雅致的茶叶菜与浓厚丰腴的长安口味相悖,不一定合大家口味。 如今看来,并非如此嘛! 重阳节登高远足是旧俗,吃重阳糕亦是。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原本的重阳糕是一层豆沙,一层面粉。任记这次在塔身处穿插两层茶粉,既新颖又解了豆沙的甜腻。 “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红纸旗代替茱萸贴于塔顶。后世的重阳糕,已经没有固定样式,只要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任擎雯做花糕的手艺越发出神入化,任记的重阳糕一经推出,便声名大振。节前一日任记的门槛险些被踏破,一笼接着一笼蒸,根本不够卖。 重阳当日,任记迎来少有的清闲,毕竟大家早早骑马坐车出门游玩去了。到暮食时分,任擎雯带了菊花酒领着月桃并一个新买的伙计,提着食盒来善和堂一起吃饭。 祖母喝了酒,颇有些感慨,看着姜南,小小的女郎,无父无母无长兄。姜南看出祖母眼中异样,偷偷把祖母的酒换成茶饮子。 祖母点点头,“大娘长大了,会体贴人了。”姜家到了姜南这一代,只此一女,原本祖母一直唤她三娘,祝娘子去世后,老人突然不执着兄长是否身在,今日竟直接唤姜南作大娘。 姜南心中陡然伤感起来,面上却是带着笑,“阿婆......” 祖母喝了酒,眼神迷离起来。姜南将祖母扶到屋内,宽了外衣,擦了手脚,见林太夫人安睡,才退出来。出来时,厅堂只剩下任擎雯还坐着等,任记另外两位想必已经回去了。善和堂两位,方才便吵嚷要去街市上逛逛,姜南便随他们去了。 “林太夫人许是吃多了酒,阿姜莫要放在心上。”任擎雯拍了拍姜南的胳膊,一边笑一边说道。 姜南却自顾自说,“南朝时,九月九日陶潜于宅中独赏菊丛,王宏送酒也,即便就酌而后归。” 白衣送酒,指自己所渴望的东西朋友正好送来,遂心所愿。 那祖母的所愿呢?祖母是不是已经放下了兄长们的事了。故作遗忘罢了,祖母方才喃喃,分明叫的是两位阿兄的名字,姜景辰,姜渝川...... 姜南煮酒,又捡了几颗糖渍乌梅干扔进酒壶里,待酒温好,又给任擎雯和自己各倒了一杯。 姜南笑道:“任小娘子的茶叶可用尽了?” “自然,还多谢阿姜出的主意,儿又订了一些,几乎清了茶园库存了。”两人吃着菜,喝着酒,接着闲扯。 姜南拔高了声调,“哦,那裴郎君可感念小娘子?” “如何感念,难不成折价卖我不成?”任擎雯哈哈大笑。 “难道那裴郎还不了解你的心意?”姜南颇感意外,明明自己都能察觉到啊。从任擎雯点姜南一起收茶,再不遗余力推出茶叶菜品与糕点,就算心是石头做的,也应该有所察觉了吧。 任擎雯摆摆手,“看来是你误会了。儿收茶叶并非为了裴郎君,而是为了茶园里的茶农。” 姜南睁大了眼,“为了茶农?” 任擎雯笑道,“我家里做的是给酒坊供粮生意,有几个庄子,深知若是当年酒坊收了别家粮食,未收这些农户的粮食,他们入冬连件棉衣都舍不得买。” 姜南一时语塞,“......” “庄子农户对粮食收购的期许,亦如茶园的茶农,若是新茶没有售出去,是没法过冬的。到了明年,新茶变作陈茶,又得跌下价格来卖。年复一年,越来越糟......但愿裴郎君有‘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浆’的觉悟。” 任擎雯不禁嗤笑起来。 姜南方才还对自己的愚蠢念头苦笑,现下由衷击掌,“儿听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