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星光行事件】
新的一年到来(1968),香港虽然依旧处于一种‘神经紧绷’情绪中,但同时也开始散发出希望。 元旦过后的一次聚会,林志超、何善衡、何添、郑裕桐、李兆基等人汇聚在一起。 林志超很少摆架子,所以一直是礼贤下士,和未来的华人富豪们关系非常不错;不然的话,以他‘世界船王’、‘爵士’身份,香港又能有几个朋友呢? 实际上,他在香港的朋友超级多,反倒是敌人没有几个。 按照道理来说,他抢了太多人的机缘,但偏偏敌人非常少。 这是为什么呢? 自然是,因为他都是提前一步抢下机缘,又何来得罪人呢! 众人在陆羽茶楼吃着点心,畅谈着商业上的事情,非常的愉悦;这就是朋友带来的快乐,毕竟做商人很重要就是要学会人际关系。 何善衡喝完一口茶谈道:“尽管去年香港局势大动荡,但香港的经济还是没全面崩溃,仍持续高速增长,去年香港进出口贸易总额达199.5亿港元,比前年(1966年)的180.2亿港元增长了近20亿。去年本地生产总值为162.17亿港元,而前年只有152.18亿港元。香港产品的出口,整整增加10个亿,由62亿港元增加到去年的72亿港元。” 他说完后,并没有讲其它;他是银行家,替大家讲讲数据。 聪明的人,会做出自己的判断。 林志超见今天出席聚会的,都是聪明人,便也顺水推舟的说道:“善大佬的意思是,世界经济保持良好的经济增长,香港经济也还在增长,楼市并非攀升到脱离实际的高峰而暴跌,而是出于人们的恐惧心理。华夏政府已经表态保持香港的现状,港府已经牢牢的控制局势,接下来香港市民的信心也会较快恢复。” 何善衡一愣,见林志超如此明显的提携郑裕桐、李兆基,顿时有些搞不懂,虽然大家都是顺德人,也用不着如此明显吧! 随后,他笑着说道:“林爵士的眼光,天下无双!大家都在讲,长江实业在去年就已经收购了不少物业,真是让人佩服啊!” 林志超轻松的说道:“我当时想法也很简单,赌输了,我就把船队开到新加坡或者伦敦,也不算输得彻底。我不是眼光好,而是敢赌!” 众人立马对林志超的坦白深信不疑,当然也佩服林志超的实力强劲。 其实,李兆基和郑裕桐在去年也试探性的购买了一些便宜货,但并未全面介入抄底;不过今天让何善衡这样一分析,恐怕得赌上全部家产也得抄底了。 而今年(1968)的恐惧感依旧存在,还有大量富豪在出售物业,准备移民,所以市场也不缺便宜货;当然,林志超近两亿多的资产下场,还是将物业带高了一些,不过依旧非常便宜。 李兆基一向聚会默默的听着,但有时候也有非常聪明的言论:“1966年巅峰时香港是30000个单元落成,而1967~1969年的落成单元,估计非常少;而住宅的销量其实一直存在,而且是大于落成的,所以等这一波物业消化得差不多,应该会有起色。” 当年虽然过剩几万个住宅单元,但自从银行挤提危机后,就没有人敢开新的项目,而由于房价大跌,其实购买的人不少,几乎都是刚需,或者是抄底的人。 林志超也分析出,1969年的春夏之交,中低档住宅应该能恢复到55~70元,也就是1964年的水平。 “有道理!” 此时大家还不是很强烈的竞争对手,平常聚会也会讨论地产形势,大家各抒己见。但有一个共同的看法地产迟早要恢复正常。 至于愿不愿意抄底,那是个人的事情! 此时的李兆基虽然是新鸿基的一员,但其实他也有自己的置业公司,可以拿私人的钱去抄底。至于郑裕桐,那可是资金比较雄厚。 聚会结束后。 郑裕桐在回去的路上,立即决定付诸行动,大量收购廉价的市区地盘。 李兆基也下定决定,将所有的资金全部打光,购买大量的廉价地盘。 霍兴堂企业。 飞艇泰来到办公室,立即叫来自己的高管凌汉伟。 “阿伟,‘九龙商业大厦’的招租有没有进展?” 九龙商业大厦,便是后世的‘星光行’,是飞艇泰集团和另外三个集团合资,组成九龙置地公司,于1961年开始投资兴建的,其股东除飞艇泰外,还有何赌神、何添、关启明、钟明辉等人。 整栋大厦共投资3000万港元,这在当时也算是一项十分大的地产项目。其中飞艇泰个人承担750万,即总投资的四分之一,其他三个财团也各占四分之一。但当中,九龙置地公司向汇丰银行贷款1000万元,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