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姜星火的试探
密室内寂静无声。 本来,迁都问题在所有人的心里,都是一个必错的选择题! 怎么选,都是错! 选了北京为都城,就会让南方尾大不掉,面临运粮的巨大难题。 选了南京为都城,就会面临南北分裂,北方边防无法解决的问题。 但是姜星火今天却告诉他们,这个选择题的答案很简单,只要有能够实时通讯的【千里传文】出现,把选项拆开就好了。 手握军权、政务决定权、司法决定权的皇帝坐镇北京,而太子坐镇南京。 事实上在朱棣的心中,为了解决南北割裂的问题,也是打算立了太子后,与太子一南一北。 朱棣觉得,至于姜星火所说的【铁马】,远没有【千里传文】重要。 在朱棣看来,就算是不能实现【铁马】,也只是有点小瑕疵而已,北方的经济弱势又不是一年两年了,而是三五百年,一时半会儿改变不了也没什么。 毕竟,北方的钱袋子瘪,但是刀把子硬啊! 朱棣想来,只要自己的基本盘不动摇,军权在自己手里,没钱都是小事,办法总是有的。 实在不行,就加大税警总团的力度,有刀把子还收不上税怎么的? 不可能的。 但提议是不错,可偏偏这时,空气都陷入了诡异的沉默。 “陛下,儿臣反对!!!” 朱高炽大声说道,此时他的额头已是渗出汗水,他挣扎着从椅子上站起来,又挣扎着跪倒在地。 “儿臣觉得或许如唐宋元旧制,设立南北两京,甚至四京、五京,都没有问题。” “但儿臣反对‘皇帝与太子分镇南北两京’的提议!不论儿臣是否是太子,儿臣都反对这个提议!” 储君之争,随着朱高煦即将出狱,俨然便是即将掀起的波澜。 朱高炽从任何角度看,都不可能去同意姜星火关于‘皇帝-太子’分权的想法! 否则,朱棣会怎么想? 太子还没当上呢,就琢磨着分朕的权柄了? 哪怕这种分权,在事实上已经持续了四年之久。 靖难时期,朱棣麾下的所有政务,基本都是朱高炽处理的,递给朱棣的,通常都是简报和处理意见,朱棣也通常不会反驳朱高炽的政务处理意见。 朱棣只管军权、司法决策权、政务决策权,抓着这三项最为重要的权力,其他都放给了朱高炽。 燕军打进南京城后,这种模式依然在持续。 朱棣除了图新鲜的时候勤政了一段时间,其他时间,都是朱高炽在负责政务。 “你先起来吧。” 朱棣也随之陷入了思索。 对于未来,朱棣的设想其实也有跟朱高炽透露过,朱棣去北京筹备征伐漠北,南京政务留给朱高炽处理。 这跟姜星火说的没差别。 但是。 ——事实没差别,不代表名义没差别! 朱棣可以一时这么做,那是因为他信得过自己的好大儿,好大儿能胜任处理政务,他自己不擅长处理政务,这些条件缺一不可。 正是因为有这些特殊条件,所以这种事实上的‘皇帝-太子’分权,绝不可以成为制度! 如果后世皇帝信不过太子呢?如果太子不擅长处理政务呢?如果皇帝随朱元璋这个老祖宗特别喜欢处理政务呢? “皇帝-太子分镇南北京,确实不能成为国朝制度,或许两三代人可以,但往后,必然会出现问题。” 朱棣最终也做出了否决态度。 事实上这么执行,可以! 把事实上落到制度上,不行! 作为一个帝国最高统治者,朱棣最关心的,永远是皇权。 朱棣和好大儿分权无所谓,因为没有兵权的好大儿威胁不到自己的皇权。 但如果成为制度,那么“后世皇权”就会遭到太子的威胁,这是朱棣所不允许的。 朱棣喟叹一声:“二三十年,实在是太远了先不说姜先生所谓的【千里传文】是否真的存在,即便存在,恐怕到时候对于弥合南北,也起不到效果了。” 方值此时,礼部尚书李至刚忽然大胆开口。 “陛下,而且最重要的是,胡化了数百年的北方,等不了这二三十年了!准备迁都,势在必行!” 显然,道德底线灵活的李尚书,眼见皇帝的态度有所变化,还是打算重新坚持一下自己的政治主张,那就是迁都北京。 至于事实情况有没有李尚书说的这么吓人,能不能等这二三十年,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