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最强钉子户 > 第585章 锦州危急

第585章 锦州危急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清脆的骨裂之音,与撕心裂肺的哀号,自麻袋而出,仿若地狱交响。

不堪重负的膀胱释放出的恶臭,与喷涌而出的鲜血,瞬间将麻袋染成一片血红。

甚至浸透大地,泥泞中泛起一片黑红。

麻袋中里的,正是之前叫嚣最甚的蒙古鞑子。

此刻却五花大绑,四肢朝天,只能无助地蜷缩挣扎。

张入稳的坐骑,铁蹄落下,正中其胸,无数骨骸应声断裂。

多根肋骨穿破麻袋,露出红白交错的骨茬,犹如破土而出的利刃。

袋中蒙古鞑子痛不欲生,仅能拼命扭动。

从外界观之,虽无法得见其面容,但其挣扎之态,诡异至极。

张入稳再次策马,铁蹄猛下,袋内似有热血爆散,整片麻袋如受重击,血雾向上飙射。

瞬息之间,麻袋成了血肉交融的容器。

袋中蒙古勇士虽未即刻殒命,其身体却已扭曲成不可思议之状。

张入稳狂笑声中,策马乱踏。

旁观者耳中,惨叫声如裂帛不绝。

百名勤国营骑士随之而出,驾驭坐骑,对准那些麻袋,乱踏而下。

骨裂声中,蒙古鞑子们在惨叫中被践踏成血肉模糊。

这片土地,仿佛变作了一汪血肉泥潭。

暗红的鲜血流淌满地,构成一幅人间炼狱的画卷。

在军阵之内,不论是饱经战阵的士兵还是初涉烽火的屯民,皆目露快意。

而观战的商贾们则面如土色,眼前的景象太过惊心动魄。

那些未遭麻袋之厄的蒙古鞑子,此刻也已魂飞魄散。

失禁的痕迹昭然若揭。

他们蜷缩于地,只求速死。

确认所有蒙古鞑子皆化为肉泥,张入稳才领着麾下一众骑士凯旋而归。

这些骑士无不高声欢呼,大呼过瘾。

纷纷表示今后擒获蒙古人,定要如法炮制。

待时至,余下蒙古鞑子亦被一刀了断,祭旗仪式圆满落幕。

陈赞画自始至终面不改色,此时抚须而道:“祭旗仪式大吉,将士们痛饮敌寇之血,此战我军定能大获全胜!”

张大春与沈其士闻言,均深以为然,点头称是。

祖柏遥望北方,目光如炬。

随后,他目光扫过台下整装待发的雄军,高举利剑,一声令下:“万胜!”

“万胜!万胜!万胜!”

万众一心的呼声震耳欲聋。

青牙军甲级军与勤国营骑士策马当先,如同奔腾的红色潮水,向着北方进发。

铁蹄所至,地动山摇,其势如破竹,威震四方。

……

崇祯三年,八月初一。

锦州,时近上午。

锦州,这座古城坐落于小凌河的北岸,其历史可追溯至明洪武二十四年。

那时,指挥使曹凤对旧县城进行了翻新,加固了城墙,内土外砖,周长五里。

至明成化十二年,都指挥王锴进一步扩大城防。

周长增至六里有余,城墙四角增设瞭望台。

明弘治十七年,参将胡忠再次扩建。

锦州城形如盘子,圆润而坚固,因此又得名“盘城”。

经过多次扩建,锦州城的周长达到了七里半,护城河环绕,城墙高达十米。

南城墙外,另有一段小城墙作为额外防护。

城的四面,二层重楼式城楼雄峙,而东、西、北三面,皆有小城相连,构成坚固的防御体系。

自弘治年完善以来,直至明末,锦州城布局基本未变。

然而,由于明清两军的连年征战。

锦州作为前线要塞,饱受战火摧残,城墙屡遭破坏,又屡次修复,满是战争的痕迹。

今日,战火再次降临,清军的阵列密密麻麻,遍布东、西、北三面。

炮火连天,炮弹呼啸着砸向城墙。

铁弹飞溅,城砖破碎,轰鸣声不断。

在清军的猛烈炮击下,那些身着短身罩甲的锦州守军,无不惊慌失措。

或躲避或呐喊,城墙上一片混乱。

城墙上的明军炮手竭力回击,但锦州城虽炮台林立,红夷大炮仅七门,佛郎机大将军炮也不足二十。

面对清军的远程重炮,显得力不从心。

清军的炮火如潮水般连绵不绝,城头已无立足之地,守军只得撤下城墙,躲入藏兵洞寻求庇护。

清军的炮击终于停歇,守军正欲喘息。

号角声再次响起,只见清军大阵中呐喊震天,无数盾车被推出,层层叠叠。

每一层后都紧跟着弓箭手,部分盾车设计近似明军土车,用以抵御明军火炮。

盾车与弓箭手之后,是运载泥土麻筐的小车,用以填平沟堑。

最后是蓄势待发的骑兵大军。

清军的阵容浩瀚如海,战旗在阳光下闪耀。

城头的守军不禁倒吸一口冷气,许多人面如土色。

“建虏莫非疯了?”

在锦州城西南角,有一座十三层的辽塔。

站在塔上,视野开阔,四周动静尽收眼底。

往昔战事中,城内守将常居塔上,以此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