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守护传统文化刻不容缓
只觉得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也随之变暖。” “就这样,从冬至一直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 “而张仲景舍药也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 “大年初一,百姓们开始庆祝新年,也为了庆祝烂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 “渐渐地,开始一年又一年的流传下来。” “甚至还有了“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 江南之所以将起这个故事,是想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我们华夏的美食和文化。 同时也是要让我们华夏人了解更多,且根深蒂固。 若是等到哪天就连我们经常所吃的饺子,都被某些心怀不轨的国家给申请为它们国家的,那我们可就只有后悔的份了。 毕竟它们都已经将端午节和粽子都给申请走了。 现在还惦记上了春节,更是将春联所申请,而申请饺子绝对是迟早的事情。 这就像当年我们不够强大,古老文物被列强所盗走。 现如今很多都在大英博物馆里,可还是没有能力将那些古老文物带回来,能做的只有眼巴巴的看着和后悔。 “感谢岛主,我今天第一次知道饺子是这样诞生的!” “原来饺子的初衷还是治病的!” “小时候我好像在动画片中看过这个故事,只是不记得动画的名字了!” “以前的动画有很多与我们华夏的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比如十二生肖,二十四孝什么的,很有教育意义,看的也是津津有味,只可惜现在再也没有了。” “现在大部分都是3D动画,而且三观不正,尤其是某某大陆!” “唐三:这三只千钧蚁竟然敢在这里喝水,已有取死之道!” “唐三:你们猎杀魂兽就是坏蛋,我猎杀魂兽就是理所应当!” “比比东:家人们谁懂啊,当年唐三还是我们武魂殿帮忙觉醒的武魂,结果他到最后还要恩将仇报!” 直播间的观众们莫名其妙的从饺子聊到了动画。 江南也隐约记得小时候看过张仲景制作饺子,治病救人的动画,是那种很古老的画质,现在已经很难找到资源了。 而且还有以十二生肖制作的动画,同样也是古老画质。 由于年代久远,大致剧情他已经不记得,只是清楚记得每一集要死一只生肖。 江南摇了摇头,抛去脑子里的想法,继续道: “现如今,大家基本上都是认为,饺子起源于东汉时期,为张仲景所首创。” “可这只是民间传说,缺乏可靠的证据支持,其实并不符合实际。” “最早记载饺子的文献有两条。” “一条见于三国时期魏国张揖的《广雅》一书,书中写到:“馄饨,饼也。” 当时只有“馄饨”一称,尚无“饺子”之名,二者都叫“馄饨”,只是在外形上存在一定差别。” “另一条记载,见于南北朝时期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书中写到:“今之馄饨,形如匽月,天下通食也。” 所谓“匽月”,就是横卧的半弦月。 以形状分类,颜之推记述的馄饨,可以确定就是饺子。”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饺子,煮熟以后不是捞出来单独吃,而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与馄饨的吃法相同,还属馄饨的一种。” “到了唐代,饺子才逐渐脱离汤水,不再与馄饨相混淆,确立了单独的食用方式。” “从考古发现来看,饺子的出现要比张仲景发明饺子传说和魏晋南北朝的文献记载要早很多年,可追溯至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 “1978年,考古学家在一座墓中发现了一件青铜簠。” “簠者,长方形,乃是西周末、春秋初流行的一种盛食之器。” “当考古人员将器盖打开后,惊奇地发现里面紧密排放着三角形的白色食物,每个个体长约五厘米,表皮有一层粉状物。” “经观察分析,这种白色食物是用面粉制成的,十分光滑,用竹签轻轻拨开外皮,见到内部包有屑状馅料,已经完全炭化。” “考古人员及时拍下照片资料,遗憾的是食物标本没能保存下来。” “虽然很遗憾,但是从照片中可以判断,该食物不论是形状还是食材,都跟饺子差不多。” “由此可见,饺子起源于东汉、为张仲景首创的说法显然不能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