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造反而已多大点事儿啊
“军民一心。” 单从一个挑水,一个蓄水坑,就能看出不少东西。 大汉民风彪悍,往往会因为抢水而发生斗殴事件。 这交趾国中,有南越土著潜移默化带来的倔脾气,自然更甚。 但有官兵参与其中,秩序便好了许多。 “军民鱼水情,也不知道能不能看到。” 刘恪呢喃一声,这是各国都不能理解的一个现象,唯有大汉有这个基础。 那些会在农闲时,与官军一同杀敌蹭军功的良家子,就是最好的证明。 很快,众人便找着了陈伏甲。 陈伏甲昂首挺胸,就站在田边。 说来倒也神奇,哪怕在田里,他那一身不知从哪儿弄来的华服,愣是没染上多少泥。 他在蓄水坑旁边圈了块地儿,而那些歇下来喝水的农人百姓,都围在其身边。 “你们知道天子为什么要分田?” “因为我们没田。” 百姓们笑成一堆。 这个官儿看着挺大,文质彬彬,看着就知道有学识。 光气势就挺唬人,没想到却问出了这种蠢笨的问题。 陈伏甲却是一脸正色,继续道: “你们为什么没田?” “因为这交趾国的田产,被假称天柱神托世的国君给占了。” “被朝中文武官员给占了。” “被地方豪族给占了。” “他占几千亩,他和他占几万亩。” “你们,就没田耕。” “要么当流民。” “要么做佃户。” 百姓们没有再喧闹,而是静了下来。 他们不是不知道,他们也知道自己的田去哪儿了。 可他们没能深入思考,也不敢深入思考。 无论是国君,还是朝中文武,亦或是看着最为弱小的地方豪族,都不是他们惹得起的。 动辄家破人亡。 刘恪就在远处默默听着。 陈伏甲有点背叛自己的阶级啊,他可是世家之人,威力加强版豪族。 真要说到土地兼并的问题,世家没少干。 这等于是骂自己。 陈伏甲倒是活得很通透,他对老师杨仲所言,当臣子就要当臣子的样子,理解的更深了。 不要多想,他觉着皇帝要调动交趾国的百姓,去打击交趾豪族,去打下整个交趾,那他就会尽力调动这些百姓。 至于自身世家的利益,暂时排在后面。 再说了,就算皇帝以后真的要对土地利益动手,他陈家的地在颍川,大汉朝廷的手还摸不着。 而到了大汉真能摸着颍川土地的时候,说明已经兴复汉室了。 东胡人都被皇帝赶走了,到了那时候,世家更加不能多想。 陈伏甲负手而立,继续道: “当流民,吃不饱,地方上要是不赈灾,就只能饿着。” “全家老小的命,都系在他人之手,只能指望别人大发慈悲。” “当佃户,给豪族耕地,老爷们说田租说定多少,就定多少,灾荒歉收,他大斗进小斗出。” “一年忙到头,面朝黄土背朝天,结果家里没半粒存粮,还得跪着。” 陈伏甲忽然收了声,按照他所学的辩论技巧,在罗列项目之后,应该给与具体事例。 然而这个事例他给不出来。 就算能编出来,也没有任何真情实感。 毕竟真要算起来,他可能和豪族更有共鸣一些。 不过百姓们打开了话匣子。 一个刚咽了口水,休息没一会儿的汉子,直接哭了起来: “俺的命苦啊!” “俺原本是有地的,这朝廷年年加赋,县令也变着法摊派。” “俺交多少,官府就纳多少,小斗纳完,用大斗称量。” “嘿,你猜怎么着!” “十斗变五斗,五斗变两斗,硬是说不足数,还得补交。” “要是丰年,交了也就交了。” “可要遇上灾年,交不够数,就要把俺的田收了,俺只能去找豪族借,又要被豪族坑一遭。” “都是坏人,坏得很!” “这地要不得,还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