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 章
“哀家听说你又要离京,好容易身子好一些,天气也暖和了,怎么又要走?”太后手里捏着佛珠,慢慢捻着。 周祺手下动作不停,眼眸半阖,溢出一丝微光来。 “母后不必担心,方才皇上已经下旨,让儿子留在京里,以后就能时常在母后跟前尽孝了。”周祺语气轻淡,面上甚至带着一丝笑。 太后微微一叹,“到底他也记挂你。如今朝政繁琐,国事劳累,他一个人力有所不及,你也该帮帮他。” 周祺双眸微阖,笑道:“儿子听母后的。皇上方才让儿子带着念亭去趟应川伯府,说是三日后送念亭回南奕。” 太后停住捻佛珠的动作,“听说武昌郡王妃病重,急着让念亭回去?” 周祺笑道:“折子上是这样说的。” 太后点点头,重又开始捻着佛珠,“这样看来,念徽那孩子是个能干的。” 周祺想起书房里的那一幕,有心从太后这里试探,便笑道:“方才皇上还问了念徽的年纪,如今也快十五岁了,不能当做孩子看了。” 太后笑眯眯的点了点头,又伸出手指虚虚点着周祺的额头道:“你瞧,子侄们都要成家了,你还是孤家寡人一个,也不觉得羞。” 周祺心里一沉,表面不动声色,笑了笑,“让母后操心了。” 太后薄薄一叹,道:“做了母亲的人,一辈子替儿女操心。” 说着又想起一事,高兴道:“容容生了女儿,你这个做舅舅不得有点表示?” 周祺面上浮起一丝笑容,带着些安慰,道:“她也受苦了。之前跟着捷报回京的信中已经说了,母女平安。儿子准备了些补品药材,想着过几日让人送过去。” 太后应了一声,默了片刻,就听她又提起方才的话,道:“如今阿满都要议亲了,你这个做伯父的还孤家寡人一个,让人看着,也不像那么回事。既然你打算长留京中,不如好好择选一门闺秀,早日成家,也好有人照顾你。” 周祺闻言,手下动作略停,想了想,到底是走到太后面前,撩袍跪下,声音低低,“让母后挂心,是儿子不孝。儿子身子不好,常年病痛,好好的姑娘家,何必嫁到我府里,若是哪一日......岂不是害了人家姑娘。儿子还是就这样挺好的,求母后谅解。” 太后长叹一声,俯身将周祺扶起来,道:“云承,你这样,哀家心里不安啊。哀家已经这个年纪了,活不了多久了,哪一日去了,想着你孤单一个,怎么能走的安心呢?” 周祺红了眼圈,抬头望着太后,见她已经流了泪,心里不忍,只好宽慰道:“母后长命百岁,如今还年轻着呢。儿子只愿母后安康,大梁国泰民安,儿子做个富贵王爷足矣。” 太后拭了泪,摇头叹息,“苦了你了。” 周祺笑了笑,宽慰她几句,见她精神好转,便要告退。 “......还要带着念亭出宫去应川伯府,回南奕之事需得打点,儿子先行告退。” 太后又嘱咐几句,唤了人来送他,“送你们王爷。把今儿新做的茯苓糕还有那几支参都带着。” 宫人答应了,周祺谢了恩,起身去了。 太后望着他孤身离去的背影,心里涌上阵阵酸楚。 都是父辈造的孽,孩子们有什么过错?错就错在,不该生在帝王家。 周裕看着案上裴煜请命的折子,只觉得心口乱跳,闭了闭眼,往椅子上一靠,嗓音低哑暗沉。 “魏同,靖国公一事,你有何看法?” 魏同忙站起来,回道:“陛下心中已有决断,臣不敢妄议。” 周裕冷笑一声,“你又在朕面前耍滑头,朕问你,你如实说就是了。” 魏同笑了笑,道:“若是说靖国公意在屯兵谋反,臣是不信的。陛下多年来甚是信重国公爷,想必心里对这荒谬之言也是不信的。靖国公府百年世家,如今又是天子母族,满门忠烈,忠君百年。臣以为,靖国公之言不假,毕竟,边疆太平,陛下才能腾出手来处理内政。” 周祺微微点头。 南奕如今刚刚平息,虽说穆念徽如今接管了穆家军,但尚不安分。若是把她指婚到京中来,难免引起轩然大波。 还要等一等。 北丹如今由赵佶镇守,勉强得个太平。若是北丹反扑,难免又是一场恶战。届时,距离塞根不到千里的盛京便危矣。 平南洪涝,徐川民乱...... 一桩桩事压在心头,顿感杂乱无序,令人烦躁。 既然裴煜愿意留在鸣江镇守,不如暂且应了。 日后有变故,总有应对之法。 周祺想到这里,心里略稳。 但他没